為什麼與別人共餐容易感染幽門螺旋杆菌?

2020年01月06日15:33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原標題:為什麼與別人共餐容易感染幽門螺旋杆菌?

  幽門螺旋杆菌感染部位集中在十二指腸和胃部,是引起胃部疾病的罪魁禍首,若沒有及時治療可能誘發胃癌。幽門螺旋杆菌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可通過和患者一起吃飯被傳染。

  為什麼與別人共餐容易感染幽門螺旋杆菌?

  若和有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一起吃飯,可通過唾液傳播方式進入飯菜中,然后再進入胃部,引起幽門螺旋杆菌感染,所以說和他人共餐容易感染幽門螺旋杆菌。幽門螺旋杆菌屬於厭氧菌,除了胃部,也容易在口腔中生存下來。若沒有注意口腔清潔的話會讓幽門螺旋杆菌在牙齒縫隙中殘留,然后跟隨著食物或者唾液吞咽進入胃部,對胃黏膜帶來持續性損傷。

  另外總是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對胃黏膜帶來刺激,引起胃部潰瘍,導致慢性胃炎,若此時正好吃了不潔淨的食物,感染幽門螺旋杆菌的幾率明顯升高。唾液中也含有此類病菌,可通過接吻等親密接觸方式被感染。另外很多人們喜歡吃生牛肉或者牛排,沒有經過高溫烹煮,會有大量細菌存在,幽門螺旋杆菌會進入胃部而誘發感染。

  怎麼預防幽門螺旋杆菌感染?

  1、勤洗手

  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盡量選擇肥皂和流動的水洗手。集體用餐時要准備公用的筷子和勺子,把自己想吃的食物放在盤子中。外出就餐時盡量帶上自己的碗筷,防止病毒和細菌傳染。

  2、生冷食品必須徹底清洗干淨

  瓜果蔬菜吃之前必須要徹底清洗干淨,可放在鹽水或者醋水中浸泡10分鐘。另外若家庭中感染幽門螺旋杆菌,應注意餐具隔離,能保証家人不受傳染。家長不要把食物嚼碎之后再喂給寶寶吃,這樣可增加幽門螺杆菌傳染的幾率。及時處理糞便和嘔吐物,手和器具必須徹底消毒。

  3、飲食調理

  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保証營養豐富,制作食物軟爛而且容易消化,採取少量多餐原則。吃飯時細嚼慢咽,不能吃得過飽,也不能吃生冷酸辣以及油炸刺激性食物。另外也不能吃腌制和煙熏食物,含有的亞硝酸胺具有致癌作用。

  溫馨提示

  每天把碗筷煮開10~15分鐘能殺死幽門螺旋杆菌,在聚餐時盡量選擇公筷。平時可多吃大蒜,含有的有機硫化合物和黃酮醇能抑制此類病毒而且可幫助人體降解致癌物。但是胃部潰瘍時不能吃大蒜,以免加重潰瘍。

(責編:陳楚楚、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