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區發布《廈門生物醫藥港產業發展規劃》

2020年06月09日11:37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廈門生物醫藥港外景。王火炎航拍

6月7日,廈門市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舉行,落地海滄的8個生物醫藥產業相關項目以電子簽約方式集中簽約。8日,海滄區第一時間發布《廈門生物醫藥港產業發展規劃》,以清晰的戰略思維、精准的發展路徑,再次吹響產業發展的沖鋒號角。

牢記使命 直面瓶頸再出發

率先發展,是海滄的使命,也是責任。借全市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的東風,重新修訂《廈門生物醫藥港產業發展規劃》,探索醫產融合新路徑,是廈門生物醫藥港補齊短板、率先發展的內在需求。

一個區域,以怎樣的視角和高度,解讀產業發展價值和成長基因,很大程度決定了這個產業能走多遠。在業內專家學者看來,這份重新修訂的規劃,切中肯綮,定位高且切合實際。集聚省、市、區合力突破醫產融合瓶頸,充分展現了海滄的站位和眼界,也可謂正當其時。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廈門生物醫藥港集聚生物醫藥企業340家,產業規模達219.91億元。以廈門生物醫藥港為核心的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入選國家發改委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成為全國首批入選的17個生物醫藥領域產業集群之一。

“我們致力於建成以特色優勢產業板塊為引領、具有持續的自主創新轉化能力、在細分市場具有先進性和競爭力、領導力的專業化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規劃指出,力爭到2022年,廈門生物醫藥港產業規模達到300億元﹔2025年,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累計培育上市企業8家,年產值超過50億元企業1家,10億以上企業10家,躋身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前5強榜單。

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重組蛋白質藥物的層析純化。鄭偉明攝

高位嫁接 醫產融合探新路

聯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開展廈門乙肝相關肝癌三級預防創新項目、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廈門慢性呼吸疾病全科綜合管理創新示范中心項目﹔聯手華西醫院打造成都華西精准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公司項目、成都海圻醫藥(廈門)工作站項目以及多個醫產融合項目與海滄區簽約。

海滄此次與高端醫療資源的合作,將有效提升當地醫療服務水平,是廣大百姓的一大福音。拋開這層意義,業內專家還讀出了另一層深意:充分發揮高端醫療資源優勢,構建醫療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加速創新成果產業化,讓企業創新研發少走彎路。

其實,在嫁接高端醫療資源方面,海滄早有作為。去年底,海滄區依托復旦中山醫院廈門醫院,與復旦中山醫院在遠程會診、雙向轉診和急診綠色通道、全科醫生培訓等方面深入開展醫療技術協作﹔今年初,由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申報的2020年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抗腫瘤新藥臨床評價技術示范性平台”項目在海滄啟動,標志著福建省醫院承擔國家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GCP(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平台項目實現“零”的突破。

不難窺見,按照《廈門生物醫藥港產業發展規劃》,積極推動廈門生物醫藥港成為華西醫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基地,推動廈門與復旦中山醫院從醫療合作向醫產融合方向發展,只是站上了又一個新起點。未來,海滄將持續嫁接高端醫療資源,夯實涵蓋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中試放大和生產的藥物創制平台體系,培植有利於醫藥研發創新的產業生態。

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國際化重組蛋白質藥物生產基地進行基因工程菌發酵生產前檢查。鄭偉明攝

龍頭帶動 實現全方位成長

經濟學上有一個詞叫“熱帶雨林效應”,獨木難成林,隻有形成“熱帶雨林生態”,才能形成穩定持續的生長環境。

《廈門生物醫藥港產業發展規劃》指出,從產業發展和資源環境的實際出發,廈門生物醫藥港將繼續全面推進各細分領域創新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孵化功能,培育、引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帶動一批創新性強、市場潛力大的成果轉化項目批量入園,通過“補鏈強鏈”打造產業發展的“熱帶雨林生態”。

據海滄區介紹,壯大生物醫藥產業龍頭陣營,不僅是為了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增加地區的工業產值,更重要的是,通過龍頭帶動,整體提升區域生物醫藥產業的人才隊伍水平、企業管理水平、創新研發水平等,最終實現產業全方位成長。

“我們將堅持扶優扶強,提升產業發展內生動力﹔大力扶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市場前景好、產品競爭優勢明顯的重點產業化項目,形成品牌優勢﹔持續培育和引進一批‘雛鷹’、‘瞪羚’企業,助力創新型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海滄台商投資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善美表示。

此外,《廈門生物醫藥港產業發展規劃》還指出,將創新醫療器械、高端制劑、生物醫藥前沿科技、高值保化品、醫藥健康服務業等同步列入廈門生物醫藥港未來發展重點,加快高潛力技術和大品種產品的引進和轉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保持定力 完善保障促發展

“建設生物醫藥港不像開小吃店,無論有沒有名氣,都有生存空間。”海滄區委負責人告訴說,生物醫藥技術日新月異,各地園區發展競爭激烈,發展這樣的新興產業倘若沒有戰略定力和清醒頭腦,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信心和動力,來自海滄堅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一理念。來自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的張靖全程參與了《廈門生物醫藥港產業發展規劃》制訂工作,並牽頭執行。

與此同時,海滄充分發揮“政府+園區+平台+基金+專家委員會”機制作用,為廈門生物醫藥港發展提供產業規劃、資源導入等支撐,以國際化視野、格局,結合國情、區域資源,謀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從“點”向“鏈”高速邁進。

海滄區表示,按照規劃,接下來將建立市、區兩級聯席會議制度,拓寬企業參與渠道,健全更加有效的溝通對接機制,及時協調解決產業和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督促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強化財政專項扶持資金統籌,制定、落實更加完善的生物醫藥產業扶持政策體系﹔充分挖掘土地利用空間,進一步擴展發展空間,增強產業承載能力﹔以“專項資金+基金”“組合拳”形式,加大對生物醫藥產業的引導和推動,持續做強做優廈門生物醫藥港。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支撐。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廈門生物醫藥港集聚各類生物醫藥行業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183人次,被福建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授予全省首批產業人才聚集基地。

未來,海滄將以廈門市“海納百川”人才計劃政策為支撐,繼續培養引進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產業領軍人才、青年技術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建立吸引、穩定基層人才的保障和長效激勵機制,形成科學、合理、梯次完整的產業創新人才培養鏈條。同時,吸引和推動高水平科研院所設立分支機構,加強區域交流與國際合作,全力構建區域創新體系,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林岑、林藝萍、林曉蕾、張韌)

(責編:陳楚楚、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