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吸引世界目光的“寶藏村落”:他們笑得真好看

呂春榮、林曉麗
2021年07月13日08:45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2020年,中國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歷經8年,現行標准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如此壯舉,舉世矚目,這其中的“脫貧密碼”更是激發了各方的研究熱情。

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被譽為“中國扶貧第一村”。人民網 王銑攝

“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村,是位於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鎮的畬族自然村,其四周崇山峻嶺,原本幾乎與世隔絕。上世紀80年代,赤溪是貧窮的代名詞,年人均純收入隻有166元。此后,經過30多年的“輸血”“換血”“造血”扶貧,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古朴的赤溪村已“出落”成一個“寶藏村落”,近年來吸引了不少“遠方的客人”前來探秘。

赤溪村正被世界“看見”

“風景好漂亮!”“這裡的生活多姿多彩!”五月底,赤溪村迎來了建村以來第五批國外訪客,一眾外國記者與“網紅”來到赤溪村這個“窗口”,探尋中國脫貧密碼。

青山環抱、綠水長流,一灣九鯉溪將赤溪村與太姥山風景名勝區連成線。這些年,赤溪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白茶產業和旅游產業,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旅游飯”。去年,赤溪村實現旅游相關產業收入2200多萬元,特色農業收入達到1720萬元。

“以前的赤溪村一窮二白,集‘老、少、邊、窮’於一體,人們住在茅草屋裡。”每次一遇到遠道而來的客人,赤溪村黨總支書記杜家住便將赤溪村30多年來的“滄桑巨變”娓娓道來,講10年的“輸血”就地扶貧,講10年的“換血”搬遷扶貧,講10年的“造血”“旅游+產業”扶貧,直講到現在赤溪村的新貌:“漫步村裡的長安新街,徽派風格的民房、酒樓、茶行、特產館、小吃店林立,門前有溪流,屋后是公園,新村新景,生機勃發……”

杜家住(前排中)接待外國友人。陳佳佳攝

美麗嬗變后,赤溪村集聚世界目光。不只是民間交流,去年10月,當地更是接待了許多“重量級”外賓——30多位駐華大使組團到此“取經”。這次外賓來訪給杜家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激動,越來越多外國友人到訪赤溪,我們赤溪村正被世界‘看見’。在以前,不敢想象,現在,都成現實了。”

透過“小窗口”看到“大世界”

一走進赤溪村,便能看見粉牆黛瓦的樓房從街頭延伸到街尾,與村外綠意綿延的茶山交相輝映。到訪的各國駐外使節們正是循著這條路,努力探尋30年前的貧困村如何變成眼前的模樣。

杜家住記得,遠道而來的客人們邊走、邊看、邊聽,然后時不時發問。

在赤溪村展館的牆上,有一張“茅草屋”的歷史照片,曾引得一位大使駐足良久,這位大使問杜家住:“我們那裡現在還有很多像這樣的茅草屋,你們是如何把這些茅草屋變成‘洋樓’的?”杜家住幾乎是脫口而出:得益於黨的領導,得益於好的扶貧政策。杜家住從上世紀80年代赤溪村家家住茅草屋開始講起,講到“搬遷扶貧”,再講到產業扶貧……引得這位大使嘖嘖稱嘆。

杜家住(前排左一)在赤溪村展館介紹情況。陳佳佳攝

赤溪村是個畬族村,村民們載歌載舞地迎接來客。在畬歌畬舞中,外賓們常常被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所感染。“我很羨慕在這裡人與自然可以和諧相處,最重要的是我看到這裡的人們很開心。”曾到訪赤溪村的保加利亞駐華大使格裡戈爾·波羅扎諾夫說。

在參訪赤溪村前,古巴駐華大使卡洛斯·米格爾·佩雷拉曾通過報刊上的數字了解中國的脫貧工作,而當他親眼見到30年前中國最貧困的山村時,村裡民眾的笑臉讓他印象深刻。

“我以為會看到很多老舊房子,沒想到整個赤溪村都建設得非常好。”赤溪村之行讓巴哈馬駐華大使斯特林·寬特十分難忘,他覺得,村民們的精神面貌非常好,脫貧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文化的富足。

摩爾多瓦共和國駐華大使貝拉基什·杜米特魯30年前曾到訪中國,了解當時的中國農村。而參訪過赤溪村后,他用“翻天覆地”描述眼前所見,贊嘆中國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消除貧困,“中國的脫貧故事值得被世界看到,值得被世界借鑒。”

當“赤溪故事”隨著中國的脫貧經驗不斷“漂洋過海”,杜家住感到身上的擔子更大了。他感慨:“赤溪村確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長,村民們生活富足,產業興旺,但仍需繼續努力,不斷發展經濟,實現鄉村振興,譜寫更多‘赤溪故事’。”

(責編:吳舟、鐘巧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