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國家公園:山水人文交融的“雙世遺”

自然文化景觀獨樹一幟的武夷山國家公園,是我國唯一一個既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組織,又建在“雙世遺”上的重要保護地。黃海攝
碧水丹山、生物之窗、朱子故裡、茶文化藝術之鄉……
2021年10月12日,隨著正式入列中國首批國家公園,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保護地——武夷山再添一張最閃亮的名片,成為祖國華東南地區一顆耀眼的明珠。
碧水丹山。黃海攝
武夷山國家公園跨福建、江西兩省,保護面積1280平方公裡,這裡被譽為大自然和人類歷史共同締造的“綠色明珠”,至今保存了地球同緯度最完整、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是我國東南動植物寶庫。同時,武夷山有著無與倫比的生態人文資源,這片靈山秀水中積澱的文化承載著福建厚重燦爛的歷史文明,擁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是文化和自然世代傳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
古崖居。劉達友攝
武夷山國家公園內群峰林立,重巒疊嶂,海拔1000多米的山峰數不清,素有“華東屋脊”之稱的黃崗山海拔2160.8米,是我國東南大陸最高峰。
東南大陸最高峰黃崗山。黃海攝
這裡有長達幾十公裡、岩壁陡峭的大斷裂谷,曲折多彎的溪流和柱狀、錐狀、懸崖等丹霞地貌,斷裂河谷縱橫交錯、溝谷澗流眾多,是中國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大王玉女遙相望,小小竹筏畫中游。張棟華攝
“一溪貫群山,兩岩列仙岫”,玉女峰、大王峰等山峰屹立溪邊,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七十二洞分列兩岸。峽谷曲流,碧水丹山,素有“武夷山水天下奇,千峰萬壑皆如畫”的美譽。
武夷精舍朱熹塑像。黃海攝
朱熹手植桂花樹。黃海攝
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
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大自然賜予了武夷山國家公園獨特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武夷山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遺存,積澱深厚,內涵豐富,頗具特色。
九曲溪摩崖石刻。黃海攝
在國家公園人跡罕至的懸崖絕壁上,至今還保留有距今4000多年歷史的“架壑船棺”和“虹橋板”等重要文化遺產18處﹔保存有堪稱中國古書法藝術寶庫的歷代摩崖石刻450多方﹔這裡道釋儒文化各具特色,和諧共存。國家公園內書院林立,有書院遺址35處﹔宮觀寺廟及遺址60余處,是中國朱子理學的搖籃,被儒家稱為“閩邦鄒魯”“道南理窟”,道家稱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
武夷山生態茶園 。魏培全攝
大紅袍母樅。阮雪清攝
不僅如此,這裡還是中國唯一的“茶文化藝術之鄉”,茶文化底蘊深厚,是世界紅茶和烏龍茶發源地。其出產的正山小種紅茶和武夷岩茶享譽中外,開創了“萬裡茶道”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傳奇,成為聯結中國與世界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黃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