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賦能美麗福建建設  福建省生態環境項目跑出“加速度”

2023年03月17日11:39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省生態環境項目跑出“加速度”

  三月的八閩大地,一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奮進新征程,動起來、跑起來、忙起來,省生態環境廳正以爭優、爭先、爭效的高度自覺,踐行項目工作法,推動生態環境項目加速跑,支撐環境治理、拉動有效投資、培育新增長點,為“美麗福建”蓄力賦能,再添高光。

  系統謀劃 守護清新福建

  春江水暖,漳州市漳浦縣官潯鎮,波光粼粼的南溪水與藍天相互輝映,與兩岸綠樹、村庄形成了一幅生態村美圖景。

  南溪,福建第二大河九龍江的支流。曾經,它也是九龍江流域整治中最難啃的“骨頭”。

  針對生態環境短板問題,省生態環境廳指導當地從控源截污、生態修復、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養殖尾水整治等方面精准謀劃一系列治理項目,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

  2022年,14個項目破土動工,階段性完成投資1.19億元,南溪整治按下“快進鍵”。項目落地見效,去年第三、第四季度,漳州連續兩次成功入圍全國水質改善幅度前30位城市。“水質實現了跨類別提升,太振奮人心了。”

  “‘清新福建’不是靠‘風吹雨打’,必須依靠一批批項目落地支撐。”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把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大任務”,具體化、清單化為一批批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去年以來,我省生態環境系統大力推行項目工作法,讓環境治理看得見、摸得著、落得實。

  項目從哪裡來?跟著任務走、奔著問題去。聚焦“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中央和省級生態環保督察突出問題,緊盯生態環境短板和弱項、群眾訴求……民生需求在哪裡,環境治理到哪裡,項目就支撐到哪裡。

  據統計,去年以來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全省謀劃生態環境治理項目2600多個,總投資2900億元,同比增長一倍以上。首批“十四五”重大項目總投資5600億元。我省成為全國首批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預儲備項目清單編制試點省份。

  “我們的項目不能‘就環保講環保’。”在項目謀劃中,省生態環境廳要求,不僅要聚焦目標任務,還要注重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治理、多環境要素協同控制﹔要主動融入城鄉品質提升、鄉村振興、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大格局,借勢借力整體謀劃。

  如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中,我省探索“投、建、管、運”一體化,將之納入農村建設品質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行動,謀劃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69個,總投資142億元。

  一個個項目立起來,一個個環境問題得以精准解決。2022年,在全省GDP跨越5萬億元台階的同時,福建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優良並持續居全國前列,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明顯增強,生態“優等生”繼續優中求進。

  逐綠生金 拉動“顏”“值”同升

  連日來,莆田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項目總投資約4.7億元,投用后每日可新增近30萬噸再生水,相當於每天可節省30萬元水費。”莆田市水務集團項目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可謂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一舉兩得”。

  長期以來,莆田存在“功能性缺水”,同時污水處理設施基礎又較薄弱。如何破解難題?

  2022年,省生態環境廳指導莆田策劃生成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項目,並幫扶莆田入選國家首批試點城市。項目可實現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不僅可緩解莆田區域水資源供需矛盾,轉變高耗水發展方式,還有助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同時也帶來了真金白銀的經濟效益。

  多要素融合,做大項目規模體量,讓環境治理項目橫向聯起來、縱向動起來,形成項目群。通過策劃生成、落地實施、滾動生成一批批區域性、流域性、行業性生態環境大項目、好項目……我省正不斷拉動環境領域的有效投資、培育新增長點。

  “項目更接地氣,不再小而散,含金量更足、含綠量更高、含碳量更低了。”各地探索出城鄉統籌、陸海聯動、山水共治、區域開發、產業融合等新形態、新模式。閩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入選全國示范案例,九龍江流域生態保護修復一體化工程加速推進,汀江—韓江跨省流域生態補償列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生態環境項目“質”“量”同升,經濟發展活水正向“綠色”匯流。

  精准引領 “造血”“活血”並重

  生態環保項目好不好,資金獎補到哪去?競爭評審說了算!

  日前,在省生態環境廳會議室,現場答辯、專家點評、現場打分……參加重點區域、領域生態環境項目競爭性評選的各項目方,圍繞工業園區綜合整治、區域生態修復、綠盈鄉村建設、美麗海灣等問題同台角逐,氣氛火熱。勝出的項目,將分別獲得500萬元到5000萬元不等的分檔獎補資金。

  “資金分配不撒胡椒面,而是與項目質量緊密挂鉤,這樣的競爭評選組織得好!”評審專家由衷點贊,此舉既避免項目小而分散、零敲碎打、簡單拼湊,還確保資金指向更精准。

  對生態環境治理項目,不僅注重輸血,更注重“造血”“活血”。

  為保障項目推進,省生態環境廳與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出台《關於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產業化促進“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若干措施》,通過六大方面18條措施,對項目來源、項目審批、資金保障、環保產業發展等問題一一細化明確,全鏈式精准服務項目生成、落地、實施。

  持續搭平台、建機制,不斷完善政策支持、金融服務、專家智庫、技術轉化、項目對接、第三方服務等六大平台﹔對接多元化融資渠道,目前已與10家主要金融機構簽署合作協議,未來五年給予生態環保領域8000億元意向性融資支持。

  創新項目融資模式,推進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EOD),建設省級EOD項目庫,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莆田市木蘭溪綬溪片區、漳州市南靖縣、三明市沙溪流域等10個EOD項目、總投資345.5億元列入國家項目庫。

  在更多更優的項目土壤中,“福建制造”環保產業更加筋強骨壯。據統計,去年全省環保產業總產值超2200億元,年增幅約6%以上﹔5家環保企業在國內主板上市,15家企業入選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培育名單,近百家環保企業獲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為福建綠色經濟再添新增長點。項目引領,守綠生金,福建“生態綠”和“發展紅”正實現雙向奔赴。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