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睡不安還磨牙,寶寶需要定期驅虫嗎?

2023年06月27日09:33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睡不安還磨牙 寶寶需要定期驅虫嗎?

相信甜甜的打虫藥仍是不少80后父母的兒時記憶。在這些有“驅虫情結”的家長眼中,打虫子似乎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保健項目。孩子睡不安穩、臉上有白斑、總說肚子痛……都會想到“娃肚子裡是不是有虫子了?”其實大可不必這樣緊張,時移世異,隨著衛生條件的提高,醫生不建議自行給孩子服用驅虫藥。

經驗性驅虫不可取

上世紀50年代天津市一項調研結果顯示,腸寄生虫感染率為67.9%,蛔虫感染率最高,為67.7%﹔上世紀80年代內蒙古武川縣一項調研結果顯示,腸寄生虫感染率為36.8%,蛔虫感染率最高,為36.3%。

而隨著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衛生環境的改善,農田使用有機肥的比例下降等,如今兒童寄生虫感染率較幾十年前已大為下降。而近幾年的調研發現,兒童蟯虫感染率為1.90%﹔城區感染率為0.51%,鄉村感染率為3.01%﹔學齡前兒童腸道寄生虫感染率為5.32%,學生感染率為1.91%。因此如今家長大可不必給孩子經驗性驅虫。

不建議自行給孩子服用驅虫藥還有一個原因——驅虫藥使用不當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大多數驅虫藥在體內需要經過肝臟代謝腎臟排泄,而嬰幼兒的肝腎等器官功能尚未發育完全,需要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肝腎功能、感染虫型來選擇適當的藥物和用法用量。另外,有的藥物注明2歲以下小兒禁用,例如阿苯達唑片﹔或體重低於15kg的兒童慎用,例如伊維菌素片。

家長在用藥前應明確診斷是否為寄生虫感染,以及感染寄生虫類型。需要根據虫體種類繁殖特點結合藥理作用有針對性地選擇驅虫藥物,有的藥物驅虫譜比較廣,但不一定是所有寄生虫的首選藥物。即便同一種藥物,用於治療不同虫體感染時的用法用量和療程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明確診斷尤為重要。

這些症狀未必是肚裡有虫

臨床上會遇到家長咨詢,孩子睡覺不安穩、磨牙、臉上有白色斑點、肚子疼,需要打虫嗎?

其實,除了腸道寄生虫感染,很多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引起上述這些症狀。例如孩子睡前活動興奮,幼兒大腦神經發育不健全,夜間睡眠時大腦神經會出現興奮的狀態﹔睡前進食過飽,消化不良﹔學習壓力大、焦慮、緊張等精神因素都可能引起睡眠不安、磨牙的症狀,隻需調整孩子的生活飲食習慣,消除這些誘因,觀察即可。

同時,還有牙齒咬合關系不穩定也可能引起睡覺磨牙的現象,可以到口腔科做相關檢查。

此外,微量元素缺乏、皮膚病等也可能出現面部白斑。腸道感染、腸痙攣、腸道功能紊亂等原因均可表現為腹痛,需要進一步的專科檢查明確病因。

這時,如果盲目服用驅虫藥不僅可能會引起藥物不良反應,還可能使虫體產生耐藥性,給后續治療增加困難。更麻煩的是,在治療過程中,寄生虫受藥物作用刺激,在體內扭結成團、游竄,可能會出現腸道穿孔、梗阻、腦病等更嚴重復雜的緊急情況,因此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不可隨意服用。

孩子查大便不能在家取樣

大便化驗也是有講究的。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大便時間不規律,在家給孩子取樣裝過來化驗會比較方便。其實不然。寄生虫包括滋養體、包囊、卵囊、孢子、成虫、幼虫、虫卵、無鞭毛體、錐鞭毛體階段,可能含有寄生虫或含寄生虫成分的樣本,均需經過恰當的收集和處理,否則可能檢測不到感染。

一般糞便樣本需要收集在干淨的廣口容器中,常選擇帶一個緊密蓋子的蠟紙或塑料的容器﹔或是糞便收集專用試劑盒,並記錄收集時間。樣本不能被水(可能含有自由生活的原虫)或尿液(可能損害滋養體)污染。

此外,止瀉藥、抑酸藥可以改變糞便的黏稠度﹔服用鋇劑或其他放射性檢查造影劑、抗生素,這些物質均會干擾寄生虫的檢出,若已使用這些物質,需推遲5-10天或至少2周再收集樣本。

通常在腹瀉樣本中發現原虫的滋養體,必須收集新鮮樣本,否則滋養體沒有形成包囊可能分解。液體樣本應在排出后30分鐘內進行檢測﹔軟的(半成形的)樣本可能含有原虫滋養體和包囊,應在排出后1小時內進行檢測﹔成形的樣本檢查應在排出后24小時內進行檢測,超出以上時限均應放到合適的固定液中。大部分的蠕虫卵、幼虫、球虫的卵囊、微孢子虫的孢子可生存較長時間。

文/郭茂文(首都兒科研究所)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