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省如何進一步深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這十條措施給你答案

2023年08月23日09:24 |
小字號

8月上旬,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制定《進一步深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十條措施》(閩環發〔2023〕8號,以下簡稱《十條措施》)。8月17日,兩廳聯合召開《十條措施》政策解讀視頻會。

會議指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是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最為經濟有效的途徑,也是解決畜禽養殖污染問題的根本出路、治本之策。但部分地區因資源化利用不當而導致環境污染的現象時有發生,制約了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和江河流域水環境質量的改善。《十條措施》從優化空間布局、削減畜禽糞污產生量、整體提升設施建設水平、液體糞污科學處理等10個方面18個重點,統籌兼顧流域上游優質水的保障與畜禽養殖大縣的監管,以閩江、大樟溪、九龍江、敖江、汀江等重點流域上游區縣為重點提出進一步規范糞污資源化利用、深化污染防治具體要求,通過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強化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確保畜禽糞污還田的安全性和科學性。

會議要求,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必須在謀深、謀細、謀實上下功夫。各級生態環境、農業農村部門要建立信息交流機制,同向發力、溝通協作、共同推進,強化執法監管、監測評估、技術幫扶、資金扶持等,將相關工作納入各項考核,壓緊壓實責任,確保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各畜禽養殖場(戶)要嚴格落實畜牧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切實履行糞污收集處理利用和污染防治主體責任,對畜禽糞污進行科學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建設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並確保其正常運行、制定糞肥還田利用計劃並建立台賬,防止污染環境。各地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工作落實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統籌生產發展和環境保護,不斷推動畜牧業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扎實推進美麗福建建設。

圖解由福建省生態環境廳提供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