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4福建省兩會
讓老年人也能享受數字化 福建省政協常委董良瀚建言以適老數字新基建助智慧養老

人民網福州1月24日電 (林盈、黃東儀)據統計,當前我國有近3億老年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質的願望和需求不斷增強,這也給公共服務供給、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在社會生活的烙印越來越深,數字時代的老年人養老服務保障相對滯后的問題愈發凸顯。
福建省政協常委、福建省紅十字會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會長、民革福建省委會副主委董良瀚關注到,推動人工智能通過與養老行業的融合以及養老服務深層次的變革,進而不斷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的養老需求,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需要重點關注和著力解決的一項社會問題。
福建省政協常委、福建省紅十字會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會長、民革福建省委會副主委董良瀚。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在福建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期間,他提出加快建設適老數字新基建助力智慧養老的相關建議,構建以老年人為中心的智慧養老體系,從而滿足老年人健康管理、情感交流、學習發展、智能運用等需求。
董良瀚在提案中建議,通過人工智能賦能,推動養老服務的全鏈條改造,為養老事業發展開辟出更多空間和可能,讓智慧養老的產品和服務觸手可得,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養老服務。
利用智能健康系統,實時跟蹤和分析老年人身體各項指標的變化,隨時提供積極的提示、提醒和建議方案。通過建設相關平台,提供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機構養老、民政監管、智慧康養、醫養結合等養老系統軟件,打造“互聯網+養老”模式。
利用人工智能視頻溝通陪伴、AI合影陪伴、線上交友陪伴、擬人化模式等方式,解決老年人孤獨、親情陪伴問題。
在越來越多老年人學習行為日趨年輕化的背景下,董良瀚建議通過加強互聯網+老年教育學習平台建設,對現有老年教育課程的數字化改造,運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加強優質老年學習資源的輻射。
通過設計開發真正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化產品,提供更多智能化適老產品和服務。以語音為核心,結合眼神、手勢等多模交互的人工智能助手,幫助老年人更平等、方便、安全地獲取、交互、使用信息,讓老年人也能享受到數字化的紅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