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聚焦2024福建省兩會

如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福建省人大代表、寧德市蕉城區區長陳紹曦:建議省裡採取“一事一議”方式在項目用地上予以支持

2024年01月24日17:5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福州1月24日電 (記者劉卿)“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造成國土空間有限的格局,同時由於基本農田、敏感林地、生態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上位保護的限制,致使民間產業投資缺乏用地難以落地。例如,鋰電新能源產業鏈企業落地困難,蕉城區在石后鄉規劃的鋰電新材料產業園二期,原規劃范圍1000多畝,依據當前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成果,隻剩下不足300畝產業用地,難以形成規模效益。”24日上午,在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分組審議環節,福建省人大代表、寧德市蕉城區人民政府區長陳紹曦在發言中直截了當地提出當前該區發展遇到的困難。

“為推進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核心區建設,在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重大項目落地建設上,懇請省裡採取‘一事一議’方式在項目用地上予以支持。”陳紹曦建議。

福建省人大代表、寧德市蕉城區人民政府區長陳紹曦參加分組審議。人民網記者 劉卿攝

福建省人大代表、寧德市蕉城區人民政府區長陳紹曦參加分組審議。人民網記者 劉卿攝

2024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寧德建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核心區。1月初,《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寧德市開發三都澳建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核心區的意見》剛剛發布。這些都為蕉城區推動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陳紹曦表示,新的一年,蕉城將圍繞寧德市提出的打造“世界鋰電之都”“現代汽車城”“銅產業基地”三個產業目標,實施一攬子“蕉城行動方案”,在建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核心區走前頭、挑重擔、做表率。

蕉城作為寧德中心城市核心區,如何展現應有的擔當和作為?

陳紹曦提出,下一步,該區要最大程度凝聚和堅定本地民營企業家抓生產謀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首先,放大優勢、做大做強,發揮以國家級動力電池先進制造業集群優勢,加快建設思客琦二期等產業鏈項目,培育百億配套產業鏈企業﹔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化發展,加快上汽二期、上汽科技創新孵化園等項目建設,充分利用港口資源,支持上汽擴大海外版圖﹔積極推動銅產業鏈邁向價值鏈更高端,大力發展高端印制電路板、電解銅箔、特種漆包線等高附加值銅精深加工產品,打造集銅精礦貿易、冶煉、深加工、循環產業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

其次,主動作為、全力攻堅,積極破解土地等要素制約,實施園區載體建設年,加快3個小微園區和閩台(寧德)新能源產業合作交流孵化基地建設,推動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儲能等產業鏈企業入園集聚發展。

再次,瞄准風口、追風前行,把握儲能市場快速發展的機遇,推進寧德時代100GWh動力及儲能電池項目落地,加快吉鋰儲能、星雲儲能、“時代星雲”光儲充檢一體化充電站等項目建成投用,2024年內實現鄉鎮全覆蓋,推動實施新能源汽車下鄉計劃,著力創建光儲充檢場景應用示范區﹔推進零碳試點,推動鋰電龍頭企業打造更多零碳工廠、零碳車間,年度新增省級綠色制造示范項目20個以上,推動三嶼、車裡灣、大黃魚等產業園標房光伏發電等項目建設,結合國道237、228建設,打造濱海零碳景觀示范路,加快鳳凰山景區零碳登山旅游步道建設﹔積極參與“電動寧德”建設,支持巡邏執法、物流運輸等領域用車用船電動化,推進三都澳海上養殖輔助船隻、三都澳景區游艇電動化試點工作,建成一批電動景區、電動廠區、電動社區,實現更多電動化場景應用。

最后,完善配套、優化服務,實施三產業態創新年,優先發展制造服務業,積極引進金融服務、人力資源等領域龍頭企業,提升主導產業競爭力﹔完善教育醫療配套,引建八都北師大寧德實驗學校,於今年3月28日動工建設,明年秋季正式招生,滿足主導產業人才優教需求﹔落實新時代民營強省戰略,用好蕉城企業家日、政企懇談會等機制,發揮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作用,推動各項利好政策直達快享、及早發力,加快建設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的“便利蕉城”營商品牌,著力打造“寧德服務”樣板區,在建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核心區中貢獻蕉城力量。

(責編:關喜艷、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