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實施“高壓營配融合”模式,推動卓越供電服務提升

2月5日,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廈門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廈門供電公司)用檢與運維班班員陳海銘對海滄區220千伏彭埕變972饋線下屬公網側設備及專變用戶站房開展用電檢查與設備運維一體化工作,解決了高壓用檢、運維專業融合前營配各管一段、費時費力的問題。這是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在福建省內率先開展高壓營配業務融合的創新實踐,也是該公司深化提升卓越供電服務的一個縮影。
2024年以來,國網廈門供電公司緊扣“全方位高質量發展”主線,堅持客戶導向、資產核心、價值牽引“三項原則”,創新建立基於高壓營配融合的供電分部組織架構,創新實施“業擴+工程”“用檢+設備運維”“計量+設備檢修”三大高壓營配融合業務體系,基於數智驅動重塑核心業務流程,並配套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有效推進了管理層級壓降、業務流程精簡,提升了專業協同、智能運營,實現供電更可靠、服務更高效。
“技業先行”,讓客戶“快用電”
2024年10月9日,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高壓業擴與工程班班員周妍根據廈門瑞爾特衛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壓新裝用電申請,組織上門查勘並確定實施高壓業擴技業配套項目,在海滄10千伏下土線31號甲杆上安裝一二次融合柱開及刀閘等相應設備。僅用20個工作日就將電網側配套設施安裝到位,超預期實現客戶側設備“即插即用”。
“原先業擴班、工程班分設,用檢班、設備運維班分設。業擴技業配套項目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工單需要在業擴班、工程班、用檢班、運維班之間來回流轉﹔而在項目驗收環節,設備運維班負責驗收配網側設備及客戶進線電纜,政企班負責驗收客戶側設備。由於高壓營配系統不貫通、流程銜接不暢,很難做到高效協同,直接影響客戶接電時效。”國網廈門供電公司海滄供電分部營銷技術高級師杜淑勤介紹。
為實現“電等客戶”“電等發展”,國網廈門供電公司組建高壓業擴與工程、用檢與運維等營配融合型班組,落實客戶經理與電網側設備主人、客戶側設備主人“三位一體”責任制﹔創新高壓業擴流程“五化”變革,實施營配服務前置化、辦電可視化、工程先行化、物資儲備化、專業協同化,打造業擴配套“技業先行”新模式。
截至目前,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已實施高壓業擴配套技業先行項目9個,項目建設周期平均時長為27.8個工作日、時長壓降33%,累計新增“快接電”送電容量0.52萬千伏安,做到“度電必爭”,預計增加售電量約248萬千瓦時,增加售電收入約166萬元。
運維跑在故障前,讓客戶“用好電”
2025年1月26日,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高壓用檢與運維班班長林智偉帶領班員楊福志採用“無人機”巡檢的方式,對海滄10千伏溪頭線進行巡視,發現該線路刀閘瓷瓶破裂,第一時間調配營配融合資源,通過“主動運維”將隱患消除在客戶感知之前。
高壓營配融合前,高壓業務領域工作按條線劃分,設備運維班和用電檢查班分別垂直管理,在對電網側設備巡視中發現隱患時,需要安排設備運維人員及用電檢查人員分別對電網側和客戶側的用電設備進行隱患排查,隱患處理效率較低。隨著營配融合業務不斷推進,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充分依托“大雲物移”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全面支撐用電檢查和設備運維資源優化整合,全方位負責轄區內電力設備運維管理及消缺搶修工作,並協助客戶做好用電設備隱患排查,有效減少不同班組“重復跑”的問題。
經現場勘查和綜合分析,林智偉立即組織同步開展故障消缺和保電工作。由消缺組協同不停電中心採用“帶電+狀態檢修”方式更換瓷瓶﹔保電組前往線路末端,對2個容量為200千瓦的專變客戶開展現場用電勘察,決定調用一輛容量為1000千瓦的中壓發電車通過環網櫃並網形式為其保電。此外,保電組還對客戶側開展用電安全隱患排查,發現廈門海滄東孚水廠的配電室內存在受潮情況,立即指導客戶開展防潮治理。
經過65分鐘的奮戰,10千伏溪頭線56號杆線路的缺陷處理在客戶全程“零感知”中順利完成,從巡視任務派發,到發現隱患,再到消除隱患,用時三個半小時,比融合前節約一個小時,解決了電網側和客戶側的用電安全隱患,實現“運維跑在故障前”。
“通過主動運維,2024年配變故障停運率比降36.7%,戶均故障停電時間壓減55.2%。”林智偉說。
機制配套,激發卓越供電服務新動能
近年來,國網廈門供電公司著力培育高壓營配復合型技能人才,通過營配專業交叉跟班幫帶,將客戶側、電網側故障搶修、驗收、異動審核、用電巡視、保供電、工單處理等多項營配業務實現“崗位級”“化學融合”,培育業擴工程人員、用檢運維人員“一專多能”,高質量打造一支供電服務高能隊伍。
此外,該公司還以助力供電服務傳統業務模式優化和新興業務機制建設為方向,結合卓越供電服務評價體系,引入“賽馬”機制,構建全市9個供電站站間“賽馬”、站內網格員“賽馬”機制,給予考評優秀的供電站績效傾斜,對年度考評優秀的網格員優先聘任班組職級P序列“拓展級”,實現寬帶崗級晉升。
下一步,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將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數智賦能深化建設卓越供電服務鏈和卓越資產管理鏈“雙鏈”協同互促機制,以“試點先行”帶動“全域優化”,計劃至2025年底,培育100+個營配協同(融合)網格,500名具備崗位級營配復合能力的供電服務“卓越之星”,全面打造“國網招牌、客戶贊譽、優質可靠”的“一心雙鏈 百格易(E)電”卓越供電服務“廈門模式”。(陳瑪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