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水清岸綠景美,寧德生態治理交出亮眼答卷

2025年02月18日10:59 | 來源:閩東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守碧水長流 繪生態畫卷

迎著早春的明媚陽光,記者走進屏南縣白水洋·鴛鴦溪旅游景區,沿著觀光棧道游覽,隻見白水洋景區內,大片水域波光瀲灩,溪水清澈見底﹔鴛鴦溪景區內,林深水豐,瀑布湖泊成片,漫步其間令人神清氣爽。

鴛鴦溪。周潤攝

鴛鴦溪。周潤攝

白水洋·鴛鴦溪旅游景區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也是屏南縣的老牌龍頭景區和核心景區,這裡有世界上唯一的“淺水廣場”,也有罕見的峽谷風光。其中,水是這裡的一大主角。

為了守護生態底色,2024年以來,屏南縣積極推進屏南后壟溪(白水洋鴛鴦溪)美麗河湖建設,扎實開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養殖污染治理、水電站清理整治,以及實施生態修復、水土流失治理等,推動流域水質達標率均達100%、生態流量達標率達100%,有力營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

在為美麗河湖減負添彩的同時,依托豐富的水資源和優美的生態環境,屏南縣深入推動水旅融合,引導景區不斷豐富親水項目,精心打造生態精品旅游線路,發展生態旅游,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白水洋。謝書秋攝

白水洋。謝書秋攝

水清岸綠生態美,好風景帶來好“錢”景。依托白水洋·鴛鴦溪旅游景區的龍頭帶動作用,2024年,屏南縣接待游客717.99萬人次,同比增長16%,旅游綜合收入66.8億元,同比增長19.9%。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是建設美麗寧德不可或缺的要素。2024年以來,寧德市將水環境品質提升工作融入到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美麗園區“五大美麗”建設中,從基礎設施補齊提升、環境指標提升、生態品質提升等方面,大力實施“項目工作法”,加快推進“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優美水環境保護與建設。

通過全地域、全過程加快美麗建設,寧德市打造了多個優秀案例,繼霍童溪獲評全國首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后,穆陽溪、翠屏湖、福鼎海域東部岸段入選全省首批“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屏南后壟溪擬入選全省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名單……

翠屏湖。陳贊鈴攝

翠屏湖。陳贊鈴攝

美麗建設增光添彩,防控治理筑牢根基。2024年以來,寧德市還緊緊圍繞源頭防控和系統治理兩個關鍵環節,扎實推進水生態治理,筑牢生態發展根基。

在寧德市產業集中區,生態環境部門工作人員現場採樣分析,並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科技手段,“立體化”監測水質、污染源情況﹔在周寧縣獅城鎮虎崗村,村民產生的污水順著管道排放到收集裝置,雨污分流讓房前屋后變得干淨整潔起來﹔在閩江古田段,漁排點點、魚兒歡躍,生態畫卷緩緩鋪開……

一組組鏡頭充分展現了寧德市強化水環境污染源頭防控、推進水環境系統治理的生動景象。

美麗霍童溪。寧德市生態環境局提供

美麗霍童溪。寧德市生態環境局提供

過去一年,寧德市統籌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態修復,充分應用項目准入、跟蹤監測、執法監管等多元化手段,加強源頭防控,著力消除各類環境污染隱患。同時,深入園區企業實地摸排、江河湖海一線調查,按照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內生源分類推進水環境系統治理,推動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多點發力,寧德市在水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寧德市地表水環境質量繼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進入全國前30名后,2024年位列全國第20名,是全國45個沿海設區市中唯一連續三年進入前30的城市﹔全市流域水環境治理經驗入選全市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典型案例。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追求綠色發展的美麗寧德,正向我們款款走來。(記者 張瑜)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