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質企業注入金融‘活水’” 廈門市優質中小企業產融合作對接會舉行

人民網廈門2月21日電 (記者張萌)21日,2025年廈門市優質中小企業產融合作對接會舉行。據悉,活動旨在通過政府搭台、銀企對接、產投合作,推動政策、資本、產業深度融合,為優質企業注入金融“活水”,賦能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次活動由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聯合舉辦。對接會上,廈門市擔保公司與銀行代表分別為與會企業介紹了信貸周轉基金政策及申辦流程,以及專精特新系列基金等,為企業發展送上“金融工具包”﹔而在路演環節,來自醫療、新材料等領域的4家專精特新、創新型企業,分別從行業發展與機遇、技術與產品等面向10家投融資機構現場路演,共話合作新機遇。
對接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當前,廈門市正加快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四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超5100億元,六個未來產業創新成果加速轉化,首個未來產業園正式啟用,現代化產業體系增加值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50%。同時,該市積極構建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已累計培育4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18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66家廈門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267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各梯次培育數量均位列全省首位。
記者了解到,作為第三批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之一,廈門一直致力於探索產融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徑。近年來,廈門市通過實施“財政政策+金融工具”3.0版,為企業提供成長全周期金融支持,撬動金融資金超千億元,惠及企業超1.4萬家﹔開展“一鏈一策一批”融資促進行動,全面梳理重點產業鏈企業融資需求,協同相關部門、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一鏈一策”金融支持﹔技術創新基金規模由300億元擴大至500億元,推動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向企業精准投放,支持企業增資擴產、技術改造和研發創新﹔完善“產融雲”平台,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公共服務大數據,推進專精特新銀企對接和產融合作等,走出了一條具有廈門特色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道路。
企業與金融機構進行交流。人民網記者 張萌攝
活動當天,現場還舉行了簽約儀式,興業銀行廈門分行、建設銀行廈門市分行等5家金融機構與涵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鏈的10家重點企業達成合作,總金額達15.7億元。此外,50余家有融資需求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也參與了現場對接,通過銀、企面對面交流,在助力企業獲得更多金融支持的同時,進一步為企業創新發展蓄勢賦能。
“通過政府牽頭搭建融資對接平台,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更好增強優質中小企業發展活力,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結合企業實際需求,舉辦更多類型的產融合作對接會,“讓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澆灌中小企業,促進產業與金融良性循環、互利雙贏,為廈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