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光耀鷺潮,“春”暖四季  國網廈門供電公司李春獲評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個人

2025年03月05日08:48 | 來源:廈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光耀鷺潮 “春”暖四季

李春走進公園小學開展電力安全課。

李春走進公園小學開展電力安全課。

李春帶領隊員馳援莆田、南安、福清等地,開展“杜蘇芮”、“海葵”台風電力搶險救災。

李春帶領隊員馳援莆田、南安、福清等地,開展“杜蘇芮”、“海葵”台風電力搶險救災。

李春帶領隊員馳援莆田、南安、福清等地,開展“杜蘇芮”、“海葵”台風電力搶險救災。

李春帶領隊員馳援莆田、南安、福清等地,開展“杜蘇芮”、“海葵”台風電力搶險救災。

李春頂著烈日搶修斷線,及時復電。

李春頂著烈日搶修斷線,及時復電。

  居民家裡停電,李春想方設法要“讓燈先亮起來”﹔聽不懂閩南話,那就學﹔走路會迷路,那就走街串巷……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致,正是靠著這種精神,李春成了“閩南通”、廈門“活地圖”,也成了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模,領銜勞模創新工作室。他用實際行動踐行廈門供電公司“光耀鷺潮”黨建品牌的深刻內涵。

  李春還將志願服務延伸到網絡,開設短視頻賬號,通過短視頻普及電力知識。“一度電”可以做什麼﹔為什麼浴霸一用就跳閘……一個個短視頻受到廣泛關注。短視頻賬號自去年12月推出以來,累計播放量超50萬人次。

  

  “春哥,廈門市思明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學后線路經常跳閘,能不能過來看一下?”

  “沒問題,這就來。”

  3月1日的鷺島,細雨蒙蒙,雲霧彌漫。“春哥”的身影,准時出現在廈門市思明區特殊教育學校。他和同事對校園電力設施進行全面“體檢”,並協助校方對發現的隱患進行及時消缺。

  網格員口中的“春哥”,便是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城市供電服務分公司五級職員、思湖配網搶修突擊隊隊長李春。這樣的“分外事”,在李春34年“電齡”生涯中不計其數。

  中宣部命名第十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名單3月4日發布,李春獲評第十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個人,為福建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個人。30多年來,李春爭做新時代的“追鋒人”,用敬業、奉獻、無私,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的基層綻放璀璨的“鋒”採。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他謙遜地說:“在我心中,雷鋒是時代的楷模,我離這個目標還很遠。”

  春雨無聲

  甘於平凡崗位 服務100多萬戶居民用電

  留著光頭,身材敦實,面露微笑,很多人談及對李春的第一印象,常用“如沐春風”來形容。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接受採訪時,李春唱起這首耳熟能詳的歌。“雷鋒精神猶如璀璨的明燈,照亮我的成長之路。”他笑著說,“以前我是‘追鋒少年’,現在是‘追鋒中年’了。”

  40多年前,母親帶著李春從蘇州來廈門探親。兩人在擁擠的火車車廂或蹲或站,一位身著軍裝的年輕小伙把座位讓了出來。母親拍拍李春肩膀:“快謝謝叔叔,他是‘活雷鋒’。”這一刻,雷鋒精神在年幼的李春心中,有了具象化的認知。

  幾天前,李春前往福州開展培訓。在從廈門到福州的動車上,由於動車滿座略顯擁擠,一個小孩有點吵鬧,他主動站了起來:“小朋友,到伯伯這來坐。”隨后,他走到動車連接處,一路站到福州。時光荏苒,李春成了別人眼中的“活雷鋒”。

  雷鋒精神是什麼?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專一行精一行的鑽研精神是鮮明標簽。

  17歲那年,作為一名電力外線工,李春開始了守護特區萬家燈火的職業生涯,一干就是34年。

  除夕夜,他總是主動值守,除了結婚那年,無一缺席。今年除夕,下午4時許,在廈門供電公司電力搶修基地,熱乎的餃子端出來,李春和同事圍在一起吃“年午飯”。“除夕晚上6時至10時,是用電高峰期,每年我們搶修人員都錯峰就餐,在崗位上吃‘年午飯’。”他說。

  以李春名字命名的共產黨員服務隊——國網福建電力“雙滿意”(廈門李春)共產黨員服務隊,肩負著廈門市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四個區的配網搶修工作,涉及100多萬戶居民用電。多年來,李春扎根電力搶修一線,足跡遍布廈門大街小巷,積極踐行“讓燈先亮起來”服務理念,服務區域供電可靠性全國領先,搶修滿意率99.99%。他用一次次電力服務,贏得了好口碑,被市民親切稱為“電力110”。

  春潮澎湃

  勇於肩挑重任 參與400多項急難險重任務

  雷鋒精神是什麼?是勇擔時代重任的精神風范,是“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擔當。

  點開李春的微信頭像,“作風過硬、技術過硬、召之能戰、戰之能勝”幾個字映入眼帘。哪裡有急難險重,哪裡就有他的身影。據不完全統計,李春共參與過400多項重大活動保電、重大搶險救災、重大事故搶修等急難險重任務。

  2月14日,第九屆亞冬會閉幕式在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舉行。場館外,李春和隊友不畏嚴寒,在保電點位上全程值守嚴陣以待,打好亞冬會保供電最后一場硬仗。“哪怕0.01秒的差錯,都不能出現。”

  長途跋涉3400公裡,溫差近50℃,24小時輪流值守,此次保電是廈門供電公司距離最遠、溫差最大的跨省保電支援行動。李春和隊友頂著寒風輪流值守,最低溫時零下30℃,鼻子凍到沒有知覺,“我們不敢有絲毫放鬆,隻有以100%的努力,才能去防止0.01%的電力故障。”李春說。

  最危險的一次搶險救災,當屬2008年的閩北冰災搶險。這年,閩北地區遭受50年一遇的冰雪災害,李春主動請纓,奔赴三明市建寧縣伊家鄉電力搶險一線。電線杆倒塌、山體滑坡,一路險情不斷。到了災區,沒有吊車,他和隊員肩挑手扛,用三角扒杆將電線杆一根根立起來。在一處田埂,電線杆立好后,李春慢慢往上爬准備安裝橫擔。誰料,電線杆慢慢傾倒,他也落了下來,還好沒傷著。“電線杆挖的深度是足夠的,主要是地基比較鬆軟。后來,我們加裝壓盤,解決了難題。”

  條件最艱苦的一次搶險救災,應屬2016年支援閩清坂東鎮“尼伯特”強台風救災。整個鎮停水停電,有的地方水淹到二樓,淤泥深至膝蓋。每次作業結束,李春和隊友都渾身沾滿淤泥,“沒有水,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處室外消防水栓,也顧不了那麼多,快速沖洗一下。”晚上,他們便枕著涼席在學校操場休息,盡管蚊虫飛舞,但很快睡著,因為實在太累了。

  2021年,河南省鄭州市遭遇罕見特大暴雨,李春和同事千裡馳援。不少地下配電室進水嚴重,保衛小區供電“心臟”成了當務之急。抽水、清理淤泥、烘干電力設備……連續奮戰8天8夜后,他們為4.3萬余用戶恢復供電。李春說:“我們在防汛抗台風上有豐富的經驗,這次搶修,我們將配電站房浸水應急搶修的廈門經驗帶到了鄭州。”

  “莫蘭蒂”“杜蘇芮”……在廈門,每一次台風來襲,李春總是帶領隊伍沖在最前面。他說,“隻要看到來電后居民滿意的笑臉,再苦再累都值得。”以李春為原型的紀錄片《讓燈先亮起來》獲評中宣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作品。

  春意盎然

  勤於為民服務 累計開展延伸電力服務2萬起

  雷鋒精神是什麼?是為民服務矢志不渝的奉獻,是助人為樂手有余香的無私。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大家看了嗎?”“你們知道申公豹的雷公鞭為何這麼厲害?它的電壓比特高壓線路電壓還要高近30倍”……

  幾天前,李春來到廈門實驗小學開展“電力愛心課堂”,輕鬆有趣的電力知識講解,增強了學生們的安全用電意識。截至目前,他已開展一百余場“電力愛心課堂”。

  作為廈門供電公司光明志願服務隊隊長,李春熱心公益,積極構建“1+6+N”服務體系,每年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逾100次,以實際行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

  “我負責對接陽台佳苑、怡祥佳苑,這些小區都是老舊小區,孤寡老人較多,如果有電力方面的問題,春哥隨叫隨到。”思明區陽台山社區網格員張艷鳳為李春點贊,“這些工作,他都利用休息時間義務幫忙。”

  春節前,張艷鳳“呼叫”李春。陽台佳苑一位80多歲的老人,家中線路凌亂,有一定安全隱患。挂掉電話后,李春很快趕到現場進行電力“義診”。他將線路規整,並安裝了漏電保護開關,臨走時還拿起老舊電磁爐,再三叮囑:“這種老家電,安全隱患大,不能再用了。”

  十年來,李春帶領2000余名愛心職工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為鼓浪嶼老建筑、孤寡老人住所義務檢修,累計開展延伸電力服務2萬起。

  晚上7點,天色漸暗。廈罐宿舍小區原本昏暗的樓道,被一盞盞嶄新的感應燈照亮,居民們回家的路亮起來了。2024年11月,李春帶領隊員為廈罐宿舍小區更換19個聲控開關,點亮了30盞樓道燈。

  無物業小區的樓道照明問題長期困擾著社區居民。為了讓居民們回家的“最后一米”亮起來,李春發起了“亮燈行動”,長期為無物業小區提供樓道照明志願服務,點亮了樓道6000余盞燈。

  除了線下活動,李春還將志願服務延伸到網絡,通過短視頻的形式普及電力知識。從“埋頭干”,到“台前說”,李春坦言,邁出這一步不容易。但他說:“我們做志願服務,也要有創新的思維,要學習並且運用新事物,讓用電常識被更多人知曉。接下來,我們還考慮開設‘電力愛心課堂’線上課。”

  桃李春風

  樂於傳授技能 培養市級以上先進個人22名

  如何讓雷鋒精神歷久彌新?言傳身教、薪火相傳是一個響亮的答案。

  李春積極傳幫帶,成立勞模創新工作室,傾囊相授,不斷為電網系統打造集團化戰斗力矩陣貢獻力量。

  教學過程中,規范作業,守住安全的“生命紅線”,是李春反復強調的。有一次扎線操作練習,一位新職工把電線扎得很漂亮,但線路未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排列。李春嚴肅指出:“電力安全不能有任何問題。一旦出了問題,就會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我從春哥身上學到的東西太多了,比如做事認真、專心。”“90后”高佳偉是李春的徒弟,有一回,高佳偉在跟客戶反饋溝通時說:“停電的原因可能是……”李春聽到后,立馬跟他說:“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我們要精准判斷,電力問題,沒有‘可能’二字。”

  電力搶修,沒有白天黑夜,也沒有規律可言。“這麼多年來,面對搶修,春哥沒有一句抱怨。”高佳偉回憶說,有一個夏天,天氣炎熱,正值用電高峰期,他們剛完成曾厝垵的一處搶修,汗流浹背,又來了一單中山路的搶修任務。“春哥沒有一點情緒,馬上跟客戶聯系了解地址,帶上工具包就走。在這種正能量的感染下,我的小情緒也被瞬間撫平。”

  昔日的小徒弟,如今已能獨當一面,並接過志願服務的接力棒,主動對接社區開展延伸電力服務。據介紹,在李春的培養下,有22人獲得了市級以上先進個人。

  城供分公司黨總支書記張珺珺說:“在傳幫帶過程中,李春不僅帶技術,還帶思想、帶作風。”她說,李春服務隊不僅是電力系統新人培養的重要基地,還成為廈門市黨員教育實訓基地。

  不忘初心,行勝於言。展望未來,李春滿懷信心與決心,他說:“我將一如既往秉持‘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傳承雷鋒精神,用實際行動彰顯電網人的擔當與奉獻。”

  李春,獲第十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福建省總工會“最美勞動者”、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動模范”、國家電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以及國家電網公司“最美國網人”等榮譽稱號。

  電力“追鋒人”不斷涌現

  時代變遷,雷鋒精神在歲月長河裡永遠閃亮。

  一輩子干好一件事的“電力春哥”李春,愛心助學十余載的“電力叔叔”林清江,堅持20年為他人生命“續航”的韓軍,為折翼天使照一束光的王自強,社區老人心中的“好孫女”葉溫虹,結對幫扶貧困學子的庄華,淋過雨想為別人撐一把傘的丁宏琳、陳金旺……在廈門供電公司,一個個電力職工深受感染、追隨榜樣,將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

  成立於2014年的廈門供電公司光明志願服務隊,現有注冊志願者2000余人,累計志願服務時長達6.6萬小時。服務隊秉承“在最美的地方做最美的事”服務理念,組建“1+6+N”志願服務隊伍,深入實施“光明助學、光明助困、光明義診、光明環保、光明便民”等五大志願服務行動,聚焦“兩老一小”,推深做實“光耀世遺”“電力愛心課堂”,以務實行動生動詮釋“光耀鷺潮”黨建品牌的豐富內涵,贏得社會廣泛贊譽。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未來,廈門電力人還將不斷書寫“春天的故事”,把雷鋒精神的種子播撒在鷺島大地上……(文/記者 劉艷 通訊員 郭芷祎 圖/朱鳳玲 葛勝武)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