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一抹動人的“志願紅”,是雷鋒精神最美的存在

2025年03月07日11:50 |
小字號

連日來,泉州市惠安縣以“青春志願社志同行”2025年“學雷鋒”志願服務主題活動暨向身邊榜樣陳欠水同志學習活動為載體,引導全縣上下在各條戰線、不同崗位上,弘揚雷鋒精神,以陳欠水同志為榜樣,在躬身力行中爭做新時代雷鋒傳人,繪就動人的“志願紅”,不斷凝聚惠安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惠安縣“青春志願社志同行”2025年“學雷鋒”志願服務主題活動暨向身邊榜樣陳欠水同志學習活動現場

惠安縣“青春志願社志同行”2025年“學雷鋒”志願服務主題活動暨向身邊榜樣陳欠水同志學習活動現場

雷鋒精神永不褪色,雷鋒精神薪火相傳。在惠安,以扶老助殘、幫困解難、便民利民等為內容的學雷鋒文明實踐活動正如火如荼開展﹔追憶雷鋒事跡、弘揚雷鋒精神的主題活動,在城市、鄉村、社區、學校蔚然成風……

學習雷鋒精神 傳承榜樣力量

雖已年逾古稀,陳欠水依然精神矍鑠,充滿活力。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幫扶困難群眾、開展志願活動等公益服務,用愛心和行動為弱勢群體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陳欠水的日常行程十分緊湊:2月27日清晨5點半,多數人還在夢鄉,他便已起床洗漱﹔6點半,陳欠水乘上公交車,前往東嶺鎮小坵村為村民檢查白內障﹔7點半在附近站點下車后,他步行半小時,抵達約定地點小坵村老年人活動中心﹔中午12點,陳欠水乘車回家,匆匆吃過午飯,又出門前往螺陽金山村,走訪一戶困難家庭﹔下午4點,他趕到縣殘聯,了解最新幫扶項目﹔快到5點時,他還打算前往縣民政局,幫一位沒有戶口的阿婆申請低保。面對“累不累”的詢問,陳欠水說:“忙習慣了,不忙心裡空落落的。”

在踐行公益的路上,陳欠水用實際行動感動了群眾,大家也都親切地稱呼他“老陳”。過去,陳欠水總是騎自行車下鄉為村民服務,現在年紀大了,他改乘公交車下鄉,但總有公交車到不了的地方,他就轉乘兩三路公交車,然后步行到達目的地。每當村裡有查看白內障的活動,他總會提早到達約定地點。“查看白內障的大多為老人,有些老人習慣早起,我們就要早點到,寧可等人家,也不願讓人家等,服務就要服務好。”陳欠水說。

在篩查白內障的工作中,陳欠水嚴格按照0.4的視力標准來判斷村民是否需要進行手術。如發現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他就積極幫忙聯系專家,為老人們提供各種便利服務。“像這個免費手術須知單,上面就寫明了我的聯系電話、惠安縣醫院醫生的聯系電話及就診時間。患者拿上這個就可在周一或周四上午直接找醫生就診,免去一些老人不會線上預約的煩惱。”

多年來,陳欠水既是扶困助殘的堅守者——創新“小額扶貧”模式,自費購買牲畜贈送殘困戶,帶動數百家庭通過養殖實現脫貧﹔又是健康扶貧的推動者——自學白內障篩查知識,15年來累計幫助4000余名患者重見光明,獲稱“光明使者”﹔更是志願服務的引領者——2012年發起“陳欠水扶困助弱”青年志願服務隊,13年來累計組織1500余名中學生志願者開展助老助殘活動……

扶貧助困30多年,陳欠水累計行程超60萬公裡,走訪幫扶群眾超1.6萬人次,寫下近千本“民情日記”,用持之以恆、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行動,踐行著“隻有退休的干部,沒有退休的黨員”承諾,在惠安大地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社工志願聯動 深化社會服務

志願服務不僅需要熱情,更需要科學化、專業化的支撐。為此,惠安縣啟動“社志同行”惠安名片工程暨青年志願服務“五彩”主題行動,以此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志願者和社工在服務基層、服務社會中賡續雷鋒精神、淬煉優秀品格、強化使命擔當。

“社工的專業優勢在於能夠為服務對象鏈接更多資源,更貼合服務對象的需求。”梁乙彬說。十年前,梁乙彬投身志願服務,在與愛心團隊的多次走訪慰問中,他意識到眾多領域急需專業技能志願者。2022年,他考取社工資格証。“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社工通過入戶走訪評估其需求,若需要打掃衛生等服務,可鏈接志願者提供幫助﹔若殘疾人因學歷限制無法輔導孩子學習,社工同樣可以聯系有能力的志願者入戶提供輔導服務。這種資源鏈接能力是普通志願者難以做到的。”梁乙彬表示。他本人成為社工后,就曾幫助一戶貧困家庭鏈接到一家扶貧協會,促成該協會與這戶家庭結成一對一幫扶關系,使得這戶家庭不僅能對房子進行簡單裝修,購置床鋪等家庭物品,在物質和經濟上獲得5萬多元的支持,且這種幫扶仍在持續進行。“如果是志願者,可能隻能提供一兩次經濟上的支持,難以持續幫扶。”梁乙彬感慨道。

建立“專業志願+小區能人”服務隊伍,參與小區志願服務

建立“專業志願+小區能人”服務隊伍,參與小區志願服務

“志願者服務往往隻能滿足服務對象一些較為日常的需求,如送慰問品、幫忙整理衛生等。對於服務對象更深層次的需求,志願者常常難以提供有效支持。”惠安縣委社工部副部長吳華鑌介紹,社工通過專業的資源鏈接和協調能力,能夠聯動多個組織,為服務對象提供更全面、更持續的幫助,彌補了志願服務在滿足深層次需求方面的不足,達到助人自助的目標。

以專業力量為服務對象帶來更切實的幫助,推動社會服務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據了解,此次惠安啟動的“社志同行”名片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建設合作機制,成立跨組織的協調機構,由社工機構負責人、志願者代表、社區代表共同參與決策﹔推行項目共建機制,社工機構主導設計專業化服務項目,志願服務組織負責招募志願者並落地執行,形成“專業+人力”互補﹔整合共享資源,社工機構為志願者提供專業培訓,志願者為社工提供在地化信息,志願組織組建“志願者人才庫”,按技能分類,供社工機構按需調用﹔創新服務模式,“社工+志願者”聯動服務,社工負責需求評估與個案跟進,志願者協助開展日常陪伴、活動組織。

多元拓展載體 打造志願品牌

近年來,惠安積極挖掘志願力量,深挖黨員骨干、社區鄰裡、公益組織、社工機構等各類力量,廣泛成立“睦鄰”志願服務隊、“巾幗服務隊”“鄰裡幫幫團”“共青團義務星期六”(進社區)志願服務隊、美團“輕騎”志願服務隊等志願隊伍,為惠安縣的志願服務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共青團義務星期六’(進社區)志願服務隊,主要是每月周六組織1—2次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組織青年志願者進社區參與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等。像之前,我們就到螺陽鎮蔣吳村開展了‘為愛賦能 共筑未來’家庭教育親子活動,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惠安團縣委工作人員鄭娜雯介紹。

“我們與東關社區緊密聯系,積極投身到社區的相關工作中,比如在台風、雨天等特殊天氣狀況下,服務隊都會到社區幫忙整理。”惠安欣宇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美團外賣)螺城站站長曾漢彬表示,目前,志願服務隊共有8名成員,他們參與志願服務的積極性較高,都能踴躍參加各項志願服務活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陳欠水扶貧助弱”青年志願服務活動走進涂寨

“陳欠水扶貧助弱”青年志願服務活動走進涂寨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放眼惠安,像“共青團義務星期六”(進社區)志願服務隊、美團“輕騎”志願服務隊這樣的志願組織還有很多。此外,惠安還積極打造了“陳欠水扶困助弱”“小安吉”“薯花”“惠女調解”“巾幗志願”等一大批具有惠安特色的志願服務品牌。數據顯示,全縣擁有在線注冊志願者16.27萬人、志願服務隊伍1856支,累計志願服務時長已達792.14萬小時。一次次學雷鋒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一個個文明實踐品牌的建立,讓人人學雷鋒、人人做雷鋒、時時有雷鋒的良好氛圍在惠安迅速生根、開花結果。

接下來,惠安還將進一步傳承弘揚雷鋒精神,深化近鄰志願服務,加強社工、志願隊伍建設,全面營造人人踐行雷鋒精神、人人爭做志願服務的良好氛圍,共筑溫暖之城、文明之城,凝聚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文/圖 全蕙萱)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