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召開衛生健康工作會議

3月12日,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市衛健委)召開2025年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市衛健委班子成員,各區衛健局主要領導,市屬衛生健康單位黨政主要領導及醫院主要領導,部分市管三級醫療機構主要領導,駐市衛健委紀檢監察組、衛健委機關各處室負責同志近200人參會。大會由市衛健委黨組副書記、市公立醫院發展管理中心主任林進春主持,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一級巡視員姚冠華作報告。
會議總結2024年工作情況,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
據悉,2024年廈門市新增床位3000張,島外各區均至少設有一家高水平三級公立醫院﹔全市已獲批15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和90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新增開立19個名醫工作室。全市建有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6個,福建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7個,廈門大學醫學院臨床學系7個,福建省重點實驗室6個。全年引入開展新技術134余項,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成效明顯。
會議指出,全市建有國家級“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8家,3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國家胸痛救治單元評審驗收,覆蓋率達90.2%,居全省首位﹔每萬常住人口全科醫生數達3.92人,提前實現福建省“十四五”衛生健康人才發展規劃目標。全市范圍內建立二三級醫院以基層為平台簽約服務機制,累計開設家庭病床超過5600張,全市基層診療佔比達56.3%。全市有67家醫療機構實現檢查檢驗共享互認,22家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部接入省醫療機構共享互認監管平台,11家醫療機構共43個病區開展免陪照護服務,首部醫療衛生領域兩岸共通標准《“無陪護”醫院服務規范通用要求》發布。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4家市屬市管醫療機構獲批互聯網醫院資格,66家公立醫療機構創建“無紅包”醫療機構,實現公立醫療機構全覆蓋。2023年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中,醫療衛生服務滿意度評價在全國人口超百萬的113個監測城市中排名第5,在5個計劃單列市中排名第一,在全省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8項醫改課題獲國家中管局立項﹔並在省內率先開展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科室建設項目,立項3個市級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8個市級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中心獲批首批國家級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建設項目,糖尿病“三師共管”中西醫協同診療模式成效突出﹔同安區完成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評審工作。
全力推進省統籌區域傳染病監測預警和應急指揮體系建設過程中,12家公立醫療機構部署國家傳染病智能監測前置軟件﹔深入開展“無結核社區”和全國第五輪艾滋病防治綜合示范區建設工作。構建“家-校-醫-防”防控體系,做好全市校園傳染病防控。省內率先建立多維度監測預警模型。全市2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開展“體衛融合示范社區”試點建設工作﹔新增4個院前急救站點,全市已建成34個院前急救站。全面實施職業病防治三項行動,精准入戶施策指導幫扶企業220家。
綜改項目“支持台灣地區醫師來廈門執業改革”被列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台辦推廣借鑒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16條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之一。推動基層醫療衛生高質量發展,聯合市財政局印發《廈門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截至2024年底,共有托育機構451家,總托位23385個,千人口托位數達4.39個。托育機構中,普惠性托育機構265家,托位數14608個,普惠托位佔比為62.47%。幼兒園開展托育服務247家,托位數9364個,佔比為40.04%。全市投入運營90個愛鄰護幼托育服務點。全市普惠托育機構平均收費降低30%,低齡托班降費超50%。建設廈門市托育綜合服務中心,依托中心在全國率先建設托育職稱評審基地,評審出首批12名初級托育師。打造托育機構質量評估基地,完成首批近300家托育機構質量評估。制定兩岸托育服務標准,推動兩岸托育深度融合。
會議強調,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蓄勢之年。全市衛生健康系統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省衛生健康委等上級部門的工作部署,以建設醫療高地為導向,以深化醫改為突破口,以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為動力,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升級建設公共衛生體系,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健康保障。
同時,發揮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功能作用。全面開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成效監測評估,打造腫瘤、神經、心血管、呼吸、兒科、創傷、輔助生殖等高水平重點專科。
因地制宜更有針對性地推廣落實“三明醫改經驗”﹔建立健全公立醫院運營管理機制、引導規范社會辦醫(含外商獨資醫院)、推進智慧醫院建設、筑牢城市分級診療網底等。
堅持“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強化醫防融合、醫防協同,推進醫教融合、體衛融合,將健康體重管理、健康鄉村建設和中醫藥健康促進納入健康廈門專項行動。加強健康學習生活方式指導,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素質提升。加強醫療機構治未病科、健康管理中心建設。建立以市體衛融合運動健康中心為核心,各區健康中心為樞紐,基層醫療機構為網底的體衛融合發展服務體系。制定常見疾病運動處方庫。打造“廈門市智慧疾控”信息化項目,探索“檢測數據溯源+分子檢測”精准流調工作模式,增強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監測預警能力,建立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跨業務的智能化監測預警技術,高效應對輸入性和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探索多病同防的廈門特色模式,將廈門市疾控中心打造成輻射閩西南的區域性公共衛生中心。
會議強調,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務實篤行,穩中求進,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筑牢健康根基。(林林 陳艷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