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粒連江福鮑下海“安家”

近日,在福州市連江縣苔菉鎮后灣村海域,新型塑膠漁排綿延不絕,隨著海水起伏輕輕搖晃。漁排上,人聲鼎沸,數十名漁民相互配合,開蓋、投苗、關蓋、下水等一系列操作一氣呵成,不到兩三分鐘,一厘米大小的“鮑魚寶寶”就從網袋搬進“新家”養殖網箱中,順利入海……
每年3月至4月是水產苗種播種的關鍵時期,連日來,福州連江水產養殖戶搶抓農時,加緊育苗播種工作。
漁排上,養殖工人忙著給鮑魚苗“搬家”
“本次投放的鮑魚苗是在育苗場統一打包后直接送到漁排上的,每袋網袋中都裝有80粒鮑魚苗。”鮑魚養殖戶余德宏介紹,鮑魚養殖網箱被平均分成6個格子,可同時容納480粒鮑魚苗生長。適宜的密度可以為鮑魚苗提供足夠的生長空間和營養供給,進一步提升養殖效率。
漁排上,養殖工人忙著給鮑魚苗“搬家”
和陸上插秧苗一樣,海上春耕也講究時令性。“水溫在13度到14度的時候,是最適合投放鮑魚苗的時間,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盡早完成鮑魚苗的投放。”據福建中新永豐實業有限公司採購經理吳濱洲介紹,為了確保鮑魚的存活率,需要在鮑魚苗適應了水溫后才能進行投喂工作,這個過程約為3天。
此次投放的鮑魚苗
據悉,本次投放的鮑魚苗為連江自主培育的“福鮑1號”,具有肉質鮮美、好養活、長勢快、產量高、耐高溫等優勢,頗受天南海北的養殖戶青睞。“本批次投放的鮑魚苗預計有1.2億粒,較去年增長20%,計劃在5月前投放完畢,預計年總產量可達3500噸。”福建中新永豐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永壽說。
搬運鮑魚養殖網箱
據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統計,2024年全縣鮑魚養殖面積達1604公頃,總產量達5.9萬噸,產值約68億元,2025年全縣投放鮑魚苗量約20億粒。
作為中國鮑魚之鄉,全國每三粒鮑魚就有一粒來自連江。從鮑魚“游”進尋常百姓家到獲評鮑魚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從發布鮑魚價格指數體系建設成果到制定鮑魚團體標准,從連江鮑魚品牌IP串起“漁文旅”到鮑魚預制菜覆蓋全年齡段、各圈層、各場景……近年來,連江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對種業的支撐能力,並謀劃通過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和福州現代物流城建立的物流通道,積極搭建“買全球、賣全球”的交易平台,推動連江鮑更好走向世界,形成育苗-養殖-加工-銷售-品牌-餐桌的“一粒鮑”完整產業鏈。(文/陳成志 圖/陳成志 吳其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