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廈門出台13條措施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人民網廈門4月1日電 (記者張萌、陳博)近日,《廈門市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印發實施。《措施》重點圍繞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加強發展要素支持、優化營商環境三方面提出了13條措施,內容涉及投資促進、項目要素保障、投資保護服務等。
據悉,《措施》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旨在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廈門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
廈門火炬高新區。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其中,在“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提升利用外資質量”方面,《措施》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大重點領域引進外資力度、拓寬吸引外商投資渠道、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到資投資等具體措施。如:廈門市將全面實施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全面清理妨礙市場准入退出障礙﹔發揮火炬高新區產業基礎優勢,持續打造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高地,加快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探索建設兩岸共同市場先行區域,加快推動金磚創新基地建設,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在“加強發展要素支持,提高投資運營便利”方面,《措施》明確,廈門市將進一步強化對外資企業用工、項目建設、金融、跨境數據流動、涉外資金及人員來往便利化等投資要素全方位保障,推動項目落地到資,保障外資企業在廈深耕發展。其中,在企業用工保障上,對外商投資企業員工承租公共租賃住房的,可按規定給予一定租金優惠﹔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利用工業用地雙控指標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並按規定納入政策支持范圍﹔外商投資企業員工可按規定享受廈門市各類人才政策,積極為外商投資企業員工提供子女就學、落戶等服務。
與此同時,持續提升外商投資企業外匯業務便利度,允許試點自貿試驗區內真實合規的、與外國投資者投資相關的所有轉移可自由匯入、匯出且無遲延﹔開展自貿試驗區數字跨境流動試點,制定自貿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
此外,廈門市還將從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健全外商投資企業權益保護機制、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服務工作機制等方面持續發力,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更好地提升外商投資服務水平。如:統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對信用風險低的外商投資企業進一步降級抽查比例和頻次﹔優化涉外商投資企業執法檢查,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同時,健全外商投資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對重大和重點外資項目實行專班服務,力促項目早落地、早到資、早投產﹔積極開展“益企服務”,快速響應外商投資企業合理訴求,積極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