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跨境電商新突破 廈門自貿片區落地大陸首票對台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業務

人民網廈門4月8日電 7日下午,一批來自中國台灣地區的跨境電商退貨包裹進入廈門自貿片區海滄港綜合保稅區海投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后,海關人員依法實施查驗並放行……此舉標志著廈門口岸正式打通高效、安全的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通道,完成大陸首票對台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業務”。
據悉,該批包裹是福建平潭一企業此前以9610方式從福州關區平潭口岸出口至中國台灣地區,在台灣消費者申請退貨后,跨關區從廈門海滄口岸返回大陸。“跨關區退貨這一新模式,大大簡化了退貨流程,降低了退貨物流成本,退貨處理變得更加便捷高效。”此次退貨包裹的申報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對台跨境電商退貨隻能在出口關區辦理進境,現在廈門自貿片區落地對台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業務”后,平台企業可以選擇最貼合實際的對台跨境電商退貨方案,自主選擇更便捷的退貨口岸,進一步節省物流等成本,對平台商家和消費者都是一個利好。
工作人員配合海關開展對台跨境電商退貨過CT機查驗。人民網 余乃鎏攝
“跨關區退貨業務開展前,對台跨境電商貨物僅能通過原出口口岸退運回大陸,還不能充分滿足業務需求。”海投跨境電商監管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心作為海滄港綜保區跨境電商監管公共平台之一,主要為跨境退回貨物提供物流方面的服務,包括協助電商企業將退運貨櫃從碼頭提櫃至監管場所,並安排卸貨理貨至退運貨物指定區域,等待有關企業向海關進行退運清單申報后,配合海關開展過CT機查驗,待退運貨物查驗無誤放行后,企業即可到監管場所辦理提貨出區手續。此次基於海滄口岸對台跨境電商現有優勢、成熟的軟硬件條件等,監管中心在實現跨境直退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跨關區對台跨境電商退貨業務,助力更多對台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商品實現“出得去、退得回”,“對台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通道打通后,可進一步降低賣家和電商平台的運營成本,提高對台跨境電商貨物的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客戶的服務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首票對台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業務”的開展,也意味著廈門自貿片區在對台跨境電商方面,繼去年12月推出全國首票對台“跨境直退”業務、實現對台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商品“出得去、退得回”后,再次率先實現新突破,將海關總署試點開展出口跨境電商貨物跨關區退貨政策落地,有助於進一步促進兩岸跨境電商發展。
海關工作人員依法對待退運貨物進行比對查驗。人民網 余乃鎏攝
去年,海關總署推出優化跨境電商出口監管的若干措施,在廈門等20個直屬海關試點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政策,今年3月又進一步出台了《海關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十項措施》,支持在福建自貿試驗區內,以服務對台跨境電商業務為主,試點開展出口跨境電商貨物跨關區退貨,致力於讓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在上述范圍內可以不受出口口岸限制,靈活選擇退貨口岸。
“對台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業務落地,為解決跨境電商出口退貨難問題提供了新渠道,將進一步提高大陸電商在台競爭力,凸顯了‘兩岸一家親’的現實意義。”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還將聯合海關持續優化跨境電商零售出口退貨機制,積極支持出口電商企業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審慎積極擴大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試點范圍,促進跨境電商產業蓬勃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台灣地區是全球第七大電商市場,當地消費者從大陸海淘的產品主要以日用百貨為主,大到沙發、家用門板、服務器外箱,小到氣球彩帶、黑板擦的“針頭線腦”。目前,從福建出境的產品佔據兩岸跨境電商市場份額超過九成,而從廈門口岸出境的產品約佔兩岸電商市場份額的七成。(余乃鎏 周瑩 林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