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同心攜手並進、搶抓機遇做大做強 廈門思明去年財政總收入連續九年位居全省縣區首位

今年,思明區進一步創新和豐富“財政+金融”支持方式。在會上,思明金服集團負責人發布並解讀思明區“益企暢融”金融“工具包”,邀請企業關注並積極申報參與。
思明轄內的廣大企業和企業家迎難而上、實干拼搏、開拓創新,去年取得豐碩成果。圖為政企交流現場。
發展興
去年,廈門市思明區財政總收入連續九年位居全省縣(市、區)首位,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80億元﹔連續四年蟬聯全省城市發展“十優”區首位。
企業強
去年,廈門市思明區4家企業入選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10家企業入圍福建省民營企業百強,36家企業入圍全市民營企業百強。
服務好
目前,廈門市思明區企業服務已基本形成“1+10+N”服務體系,即一個“思明e企通”服務平台,10個街道定崗定人對接,涵蓋觀音山園區服務中心、“益企服務”專項行動專班、產業項目攻堅行動工作專班等多元服務載體。
新老企業代表歡聚一堂,作為實力“主角”,他們在生機盎然的春天共享榮耀時刻。4月17日,“向陽而升 益企成功”2024年度思明區經濟貢獻獎表揚大會召開,集中表彰一批在2024年度稅收貢獻突出的思明企業。
當前,思明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持續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和市委“奮力拼搏、奮勇爭先”專項行動部署,緊扣“四個挑大梁”,全區上下積極投身“七大比拼、九大攻堅”,朝著全年既定目標任務拼搏奮進,努力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中挑大梁、作貢獻、走前列。
從春天出發,政企並肩前行,再創輝煌。思明區表示,將堅決貫徹落實好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一如既往、一心一意地與廣大企業和企業家朋友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終堅持企業需求導向,以馬上就辦的響應力、行動力,拿出更多益企惠企的真招實招,努力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高效的政務環境、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更加透明的法治環境、更加優質的服務環境,讓企業家朋友在思明安心創業,讓企業在思明不斷發展壯大。
助企有為見成果
795家“大戶”納稅佔全區財政總收入近六成
在企業家朋友的見証下,大會宣讀了一份沉甸甸的表揚名單。43位受表彰企業代表走上舞台,在熱烈的掌聲中,領取屬於企業的榮譽獎杯。
2024年度,思明區共有795家企業入選“納稅大戶”表揚名單,納稅總額佔全區財政總收入近六成。思明轄內的廣大企業和企業家弘揚“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精神,迎難而上、實干拼搏、開拓創新,取得豐碩成果。去年,思明區4家企業入選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10家企業入圍福建省民營企業百強,36家企業入圍全市民營企業百強。
企業強,發展興,思明好。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思明企業和企業家的鼎力支持下,2024年的思明成績單更加搶眼:思明區財政總收入連續九年位居全省縣(市、區)首位,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80億元﹔連續四年蟬聯全省城市發展“十優”區首位。
作為思明區租賃商務服務業重點企業,廈門方勝眾合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扎根思明五年來,憑借專業的業務能力和領先的科技創新,企業服務客戶數越來越多。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公司副總裁楊守國用“謀在心處,干在實處”來形容思明區的營商環境。
他表示,思明區不僅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更有著豐富的人才資源、配套的產業發展政策、良好的創新環境,正是在這樣的營商沃土裡才有企業的發展。而思明區高效精准的服務也受到他肯定,“隻要企業提出需求,相關部門人員甚至深夜還在為企業業務發展探討謀劃,目前我們也計劃落地新的業務板塊,進一步加深和思明區的合作。”
此次榮獲經濟貢獻獎,楊守國有感而發,“這是對我們企業過去成績的肯定,也是對我們今后更加長期立足思明、服務全國、更好發展的鼓舞。接下來我們將擴大產業布局,增加我們在思明區的產業投入,將企業發展融入思明發展,更好助力廈門、思明經濟高質量發展。”
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在這場政企深入交流的大會上,思明區由衷期待企業家持續弘揚民營企業家精神,積極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帶動全區企業家隊伍提振精氣神,迎接新挑戰,搶抓新機遇,共謀新發展。同時,思明區真摯希望廣大思明企業圍繞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城市能級提升等方面,從企業與市場角度多提寶貴意見建議,幫助思明把各項工作特別是服務企業的工作做得更好。企業家作為思明城市發展的親密“合伙人”,思明區也誠懇邀請企業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當好思明的“招商顧問”,多為思明經濟社會發展“代言”,共同把思明產業做強做大做優。
益企服務再升級
推進實現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一體化
切實聚焦企業發展難點痛點,近年來,思明區密集修訂或出台一系列助企發展政策,持續優化政策兌現方式,並結合“益企服務”專項行動的開展,不斷加強各行業主管部門與企業的互動交流,將政策禮包和權威解讀精准高效送達企業。
政策服務雙重賦能,激活企業發展動能。今年,面對新的形勢變化,思明區進一步創新和豐富“財政+金融”支持方式。4月17日,思明金服集團負責人從擴投資、提力度、強信心三方面,在會上發布並解讀思明區“益企暢融”金融“工具包”,邀請企業關注並積極申報參與。該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全心盡力做好服務,以金融賦能,暢通產業鏈路,以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實現新的躍升。
問需於企、問計於企——今年來思明區重點聚焦企業“窗外”事務,積極構建企業“窗外”事務協調服務工作機制,推進實現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一體化,助力企業輕裝前行、聚力發展,持續優化思明區一流營商環境。
目前,思明區企業服務已基本形成“1+10+N”的服務體系,即一個“思明e企通”服務平台,集政策服務、訴求服務﹔10個街道定崗定人對接,對重點項目實施“保姆式”服務,對轄區企業推行“小組式”分片包干服務﹔涵蓋觀音山園區服務中心、“益企服務”專項行動專班、產業項目攻堅行動工作專班等多元服務載體,通過日常對接為企業提供全鏈條服務支持。該體系實現了“線上線下聯動、部門街道協同發力”的企業服務機制,基本實現企業服務全覆蓋。
亮點:推出“益企暢融”金融“工具包”,助推金融與全產業鏈深度協同發展
今年,思明區進一步升級惠企政策體系,系統推出“益企暢融”金融“工具包”,為企業全周期發展提供綜合性“財政+金融”服務,千方百計讓政策紅利從“紙上”落到企業“賬上”,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
首先是擴投資。近年來,思明區持續深化“財政+金融”聯動力度,已形成總規模超585億元的政策工具組合,圍繞企業發展的各階段,從初創早期到成長領跑、成熟擴張,再到並購做強,構建了功能互補、緊密銜接的政府投資基金體系。
全市首隻區級政府直投基金——思明科創基金圍繞“投早投小投科技”,著力扶持初創企業搶抓機遇。思明產業引導基金通過參股設立子基金和直接投資模式,賦能成長型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目前已設立17隻子基金,直接投資2個項目,子基金規模合計超550億元。同時,思明區與建設銀行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合作設立了20億元規模的AIC股權投資基金,重點投向本區優勢產業,尤其有利於資產投入大、負債率較高、需要長周期資金的企業,幫助企業優化資本結構、減負增效。目前,思明區還在探索設立並購基金,也期待能與企業加深合作,支持發起設立企業風險投資基金,幫助企業並購重組或培育孵化新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
其次是提力度。今年,思明技術創新基金和思明供應鏈協作基金通過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實現額度和規模雙提升。前者規模由300億元提高到500億元,對符合條件的工業龍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貸款額度提高到10億元,研發貸款額度提高到1億元。后者規模從100億元提高到300億元,對工業子基金的單家企業融資額度最高1億元,對商貿子基金的單家企業融資額度最高3億元,單家集團則最高8億元。財政對合作銀行進行貼息,企業融資成本僅2%,助力企業解決增資擴產、技術研發存在的融資貴問題,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
最后是強信心。在支持普惠小微方面,思明區持續用好政策性融資擔保工具,參與廈門市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基金,基金下設普惠專項、先進制造、科創專項等6隻子基金,整體規模擴大至400億元。目前,思明區增信基金已為超4000戶中小微企業提供超80億元增信支持。同時,思明區還搭建了產融創新服務平台,提供多種融資服務,今年與銀行聯合推出供應鏈經銷貸,在不佔用核心企業授信額度的同時,緩解經銷商資金壓力,實現上下游合作共贏。
名片:思明區金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思明區金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思明金服集團”)是思明區創新打造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平台,通過政府性基金、產業投資、融資擔保等金融工具,鏈接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為企業產業升級、科技創新提供全周期融資服務。(文/記者 吳燕如 通訊員 夏思萱 圖/記者 林銘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