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夯實基層基礎  強化應對處置

提升森林草原火災綜合防控能力

本報記者  劉溫馨
2025年05月06日08: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春防緊要期,森林草原火災誘因多、風險高。近期,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持續調度部署重點省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各地各部門夯實防滅火基層基礎,提升森林草原火災綜合防控能力。

  ——科技賦能,提升火情處置效能。

  福建三明市寧化縣應急管理局樓頂,一架無人機騰空而起,前往指定區域執行自動巡飛任務。無人機搭載了可見光和紅外兩套監測裝置,可實現半徑10公裡的自動巡飛。一旦監測到火情,第一時間將坐標信息推送給鄉鎮網格人員,並在后續過程中與地面操作手協同配合,實現精准定位、遠程操控,比傳統人工巡山效率提升了20倍。

  以水滅火是扑救森林火災的最佳選擇,具有經濟高效、安全、不易復燃的特點。2024年,三明市以寧化縣為試點,先后建成1000余處蓄水池和天然水源取水點,16個鄉鎮配置無人機指揮系統,高效安全處置各類森林火情8次。三明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黃功華表示,今年全市各地將統籌資源調配,優化水源點布局,高效開展火情處置工作。

  近年來,我國自主研發的固定翼大型滅火飛機AG600M投入試用,可在水面上直接起飛,載水量達12噸﹔兩架載水量6噸的新舟—60全面投入滅火戰斗﹔在應急情況下能夠運載130人或20噸物資的米—26直升機深度參與森林航空消防。“無人機可以攜帶幾十公斤的滅火彈,還能帶上相應的通信設備空中組網,保証滅火區域內指揮系統通信順暢,成為森林航空消防事業有力補充。”應急管理部監測防火司司長楊旭東表示。

  ——關口前移,盡早消除火險隱患。

  大興安嶺,森林覆蓋率超過85%。這裡的林區濕度低,植被屬於易燃樹種,每年春季干雷暴活動頻繁,極易爆發大范圍雷擊火。

  走進漠河林場森林防火指揮室,林區地圖上密密麻麻的紅點,代表著一次次猛烈的雷擊。“近年來,大興安嶺漠河林區運用搭載了三維雷電監測功能的感知系統智能‘追雷’,實時捕捉林區雷電活動,並系統整合瞭望塔、無人機等傳回的信息,確保火情早發現、早處置。”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應急管理局局長趙曉剛告訴記者,數字防火地圖能實時匯總各監測點和一線隊伍傳回的火場動態信息,為指揮決策提供“智慧大腦”。

  從“人防”到“技防”,從事后扑救到事前防范,多手段聯合應用,使得雷擊火能夠得到早發現、早出動、早扑滅。目前大興安嶺地區扑救雷擊火的平均滅火時間已縮短到1小時36分鐘。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把防災的關口最大化前移,有效阻斷致災因子耦合,綜合施策努力把火險隱患消除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群防群治,夯實人民防線。

  “綠水青山坡連坡,村村寨寨好快活,森林防火要牢記,幸福陪伴你和我……”廣西桂林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大寨村,剛剛放學的小學生唱起兒歌。“我們將森林防滅火列入村規民約,從娃娃抓起傳唱消防山歌,還為往來游客宣傳梯田消防安全知識。”大寨村黨支部書記余瓊通表示。

  夜幕降臨后,“寨老”敲鑼行走在村裡的小路上“喊寨”﹔村兩委、消防員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火塘議事”﹔在鼓樓戲台舉辦消防主題的文藝聯歡晚會……龍勝縣將消防宣傳和警示教育融入百姓生活,讓群眾參與和支持森林草原防滅火及村寨滅火工作,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林草資源人人享有,防范火險人人有責。“無論是黨委政府、監管部門,還是經營單位和個人,都要守好各自‘責任田’,將防火責任落實到戶到人。”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各級森防指將進一步強化防火宣傳,發動全社會共同守護美麗綠色家園。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6日 07 版)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