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海峽青年交流觀察:為同一句台詞而澎湃,為同一段故事而動容

林盈 李唯一
2025年06月17日08:2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用閩南語吟誦《將進酒》,用AI創作現場作曲﹔講述跨越300余年的海峽家事,分享兩岸婚姻的幸福甜蜜……仲夏時節,一年一度的海峽青年論壇如約而至。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們相聚福建廈門,暢談青春同心。

近年來,“玩轉”文化重構的年輕人在中華文化的富礦中“淘寶”,讓文化“古董”煥發新生,更讓世界看到中國數千年不斷流的文化如何波瀾壯闊、博大精深。“文化自信”,是記者在本屆海峽青年論壇上最鮮明的感受。

在舞台上,《長安三萬裡》閩南語版李白配音演員、台胞李羅用閩南語吟誦的《將進酒》復現盛唐氣象,讓不少台灣青年感嘆“震撼,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現場,李羅用閩南語吟誦《將近酒》。人民網 李唯一攝

《哪吒2》藝術總監王毅關於國風、國潮創作的分享收獲了一陣陣心照不宣的掌聲。他說,年輕人喜歡的國潮設計,就像給傳統文化裝了“賽博心臟”。有趣好玩的文化創作能為傳統IP帶來新的流量和關注。

優秀文化作品的“破圈”,不僅刷新了兩岸青年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也讓傳統文化符號成為青年人間最好的“共同語言”。創新的形態帶來“火”遍兩岸的文化熱,兩岸青年間產生源於“同根同源”的文化共鳴。

“來到大陸上學后體驗了很多的非遺技藝,不少是在台灣沒有見過的。很多玩法新奇有趣,很好地把文化帶‘活’了。”在上海高校就讀的台青小宋對大陸在文化活化方面的創新探索喜愛有加,在她看來,兩岸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是一脈相承的,本質上都是對中華文化的珍視。

兩岸青年同為一句台詞而澎湃,為同一段故事而動容,中華文化在血脈深處化作情感的“連理枝”。另一方面,新興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架起了兩岸青年交流的橋梁。

6月15日,第二十三屆海峽青年論壇在福建廈門舉行。人民網 李唯一攝

6月15日,第二十三屆海峽青年論壇在福建廈門舉行。人民網 李唯一攝

七年前,台灣演員張珺婷帶著舞台夢“登陸”,如今在舞劇、話劇、脫口秀舞台上四處活躍的她找到了自我價值。從台北到杭州,台灣女孩余紀萱在海外留學多年,人才招引計劃吸引她在大陸落地生根,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小家,還成了茶文化和非遺技藝的推廣者,“我在這裡找到非常棒的人生舞台和非常可愛的人生另一半”。

今年初,福建發布第四批17條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包括鼓勵台灣業者在閩投資成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公司。廈門獨甪獸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江國銘成為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拿到首張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

“大陸短劇風靡兩岸,我身邊的朋友、長輩,不分年齡層都愛看。甚至很多海外大熱的短劇平台也是大陸公司操刀的產物。”江國銘觀察,大陸在短視頻賽道搶佔到了先機,新興文化產業的茁壯成長壯大了中國的文化軟實力,也吸引了更多台灣年輕人加入其中。

當“華流”成為“頂流”,華夏兒女與有榮焉。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永萍向在場的青年語重心長道,“兩岸青年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應該攜起手來,用無盡的創意挖掘中華文化的富礦,創造璀璨的未來!”

“海峽捧出黎明第一縷光,原鄉人接過先祖的船槳……千年根系連成骨血鏗鏘,浪尖相擁何懼暗潮沖撞。”在海峽青年論壇現場,多位兩岸青年共創的AI生成曲悠揚回響,來自海峽兩岸的年輕人正唱響新生代的時代之音、未來之音。

(責編:陳遴、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