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花開八閩  法潤人心——“蒲公英”普法在行動

2025年06月27日15:01 |
小字號

在八閩大地的城鄉角落,一支身著統一服裝、胸佩“蒲公英”標識的普法志願者隊伍正以法治之名播撒希望。自2021年12月4日福建省“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正式成立以來,這支隊伍從最初的星星之火發展為擁有16.3萬注冊志願者的普法勁旅,用創新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福建特色的全民普法新路徑。

“蒲公英進校園”活動現場

“蒲公英進校園”活動現場

應需而生 破解普法難題的創新實踐

在普法實踐中,福建省司法廳敏銳捕捉到痛點:專業普法力量短缺,傳統單向灌輸式普法難以激發群眾參與熱情。為破解這個難題,福建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黨支部以黨建為引領,創新將法治宣傳與志願服務深度融合,打造出全國首個省級統籌、全域覆蓋的“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聯盟堅持法治與德治並舉,高標准建設具有鮮明辨識度和廣泛影響力的品牌名片,創設開發“蒲公英”法治品牌標識Logo、“蒲小法”公益動漫形象、微信表情包、志願者服裝、徽章、聯盟歌曲、服務手冊以及一系列法治文化產品。

作為建設法治強省的重要力量,“蒲公英”普法志願者聯盟探索推動普法工作從“政府主導”向“群眾共創”延伸,以隊建制形式為組織架構,著力拓展“誰執法誰普法”工作模式——以省級聯盟為核心,設立市縣鄉村四級隊伍,發展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巾幗服務隊等,並吸納律師、公証員、村居法律顧問等N類專業力量。目前全省已建立4876支普法小分隊,實現行政村(社區)100%覆蓋。

多元融合 構建全民普法新生態

在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蒲公英”普法公益服務驛站引得游客駐足﹔在三明建寧,退休法官、檢察官、民警、司法行政干警、法律專業教師等組成的“銀發蒲公英”宣講團走村入戶宣講民法典﹔在寧德漁排上,“海上蒲公英”普法志願者服務隊為漁民講解海洋權益保護法規……這些生動場景折射出聯盟打造的“七進”普法矩陣。聯盟首創普法一體化標准模式,實現普法活動一體融合縱深推進。

進校園——舉辦八屆“情暖童心 法治護航”暨“蒲公英進校園”民法典宣傳月主題活動,通過模擬法庭、法治情景劇等形式,讓青少年在沉浸式體驗中樹立法治信仰。

進企業——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著力打造“涉外蒲公英”普法宣傳品牌,建設“蒲公英”金融普法服務驛站、組建“蒲公英”法律服務團,為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打造海絲中央法務區、三坊七巷、“益企”工作室等300余個“蒲公英”法治文化陣地。2024年5月,組織全省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普法暨“服務民營企業·蒲公英在普法”專項行動8300余場次,服務企業群眾1360萬余人次。

進網絡——創新全媒體傳播方式,上線全媒體普法專題欄目《“蒲公英”在普法》,2024年5月28日欄目上線以來群眾關注量已超過億人次,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

……

蒲公英“益企”法治工作室授牌

蒲公英“益企”法治工作室授牌

聯盟創新實施的“蒲公英+”模式更顯特色:與數字福建建設深度融合,開發全省統一的“蒲公英”公益普法服務平台,實現志願者注冊、培訓、服務、積分激勵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將“蒲公英”與紅色法治文化、朱子文化、海絲文化、非遺等有機融合,還特別針對青少年群體推出“蒲公英+心理關愛”法治教育模式。

典型引領 法治種子生根發芽

在聯盟發展過程中,涌現出眾多感人的普法故事。

龍岩市新羅區“‘章’口就來 蒲公英”普法志願者章聯生,現任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西安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章口就來》直播欄目主播,他先后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十大法治人物、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等全國、省、市、區160多項榮譽。《“‘章’口就來”普法直播》開播至今,已直播83期,用1000多首順口溜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革命故事、紅色文化、法治文化等,網絡點擊量達2億多人次。

漳州市東山縣司法局培育省非遺“鐵枝木偶戲”第4代傳承人陳銀龍也是一名“蒲公英”普法志願者。他以通俗易懂的“鄉音”加以詮釋法律,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開展普法,同時依托縣新藝“鐵枝木偶戲”傳習中心,成立“鐵枝木偶”非遺普法館,打造“蒲公英”普法展示牆和“鐵枝木偶”普法小舞台、直播間等為一體的特色普法體驗館等普法陣地。

在福建省“憲法宣傳周”省級主場活動、在比亞迪4S店、在福州第四十三中學……入選全國首批開展大學生法治宣講活動試點的來自福州大學法學院的“蒲公英”大學生法治宣講團帶來一場又一場精彩的宣講。聯盟首創“蒲公英”法治宣講新形式,成立福建省“蒲公英”法治宣講團,發揮全省法治專職工作者和普法志願者力量,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等主題進行法治宣講。截至目前,共開展法治宣講2300余場次。

向新而行 打造法治福建新名片

站在新的起點,福建省正著力推進“蒲公英”普法品牌進一步建設。聯盟創新“蒲公英”人才培養模式,依托福建江夏學院成立“蒲公英”普法志願者骨干學院,不定期開展“蒲公英”普法志願者骨干培訓班,加大“蒲公英”普法骨干人才的培養力度,提高“蒲公英”普法骨干法治為民的服務意識和專業素質能力。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深入日常生活,“蒲公英”普法公益服務平台於今年年初自主研發並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出“蒲小法”“普公英”普法數字人實時互動的法律咨詢。“蒲小法”“普公英”普法數字人不僅能解答常見法律問題,還能提供解決方案,滿足群眾對“虛擬實時對話”的需求。

未來,聯盟將重點拓展三大方向:深化“蒲公英+N”融合,在金融、知識產權、生態文明等領域組建專業普法隊伍﹔進一步推進“蒲公英+兩岸”交流,依托閩台淵源優勢開展涉台法治宣傳﹔深入探索“蒲公英+一帶一路”服務,為閩籍僑胞和海外企業提供跨境法律服務。

從閩江之畔到武夷山麓,從城市廣場到田間地頭,“蒲公英”普法志願者正以法治為筆,在八閩大地書寫著全民守法的新篇章。這支隊伍不僅讓法治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更構建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共享的法治宣傳教育新格局,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注入強勁法治動能。(文/圖 福建省司法廳)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