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演練和實兵演練相結合 廈門市舉行航空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綜合演練

人民網廈門7月1日電 (記者張萌、陳博)“40家單位參演,出動各型舟艇27艘、直升機1架以及無人機、應急指揮車、通信保障車、電力保障車等專業救援裝備近300台套”“通過高層級的演練指揮,實現條塊聯動、市區聯動、軍警地聯動、部門聯動、政企聯動”……1日,由廈門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的航空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綜合演練舉行。
演練開幕式現場。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此次演練地點位於廈門機場和廈門國博浪漫海灣西側海域,擬設定廈門機場運行指揮中心接報剛起飛的天地航航班機上有爆炸物,且該航班主備用液壓系統因未知故障失效,要求立即返航著陸並可能沖入海中相繼引發系列險情。演練期間,相關單位及部門重點組織空中特情應急處置、航空器迫降海中海上遇險人員現場救援、航空器海中應急處置、善后處置及恢復機場運行等4個綜合科目進行演練。
演練現場,直升機在海面上空投救援設備。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海上救援演練現場。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上午10時許,本次航空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正式啟動。其中,空中特情應急處置演練主要圍繞信息通報、預案啟動、救援力量集結、專業力量支援和現場指揮部開設等展開行動﹔航空器迫降海中海上遇險人員現場救援則主要演練險情核實與應急響應、航空器緊急疏散、乘客自救互救、海域管控、海空力量聯合救援、失聯人員搜救、人員檢傷分類救治等行動﹔航空器海中應急處置主要演練海上消防、陸海通聯保障、海上油污應急處置和海洋環境監測等內容﹔善后處置及恢復機場運行主要演練家屬援助、飛行區緊急搶修等內容。
救助落水人員。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消防船用水炮滅火。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演練具有演練層級高、演練方式實、實戰程度強、新裝運用廣的特點。如:演練採用指揮演練和實兵演練相結合方式開展,除了在現場救援等主要場景採用實兵演練形式外,在救援力量協調調派、會商研判等環節採用指揮演練的形式開展,以進一步強化和優化多方協同聯動機制。與此同時,通過全面覆蓋海上人命救助、環境救助和財產救助全要素,全方位展示信息報送、應急響應啟動、會商研判、海域管制、大規模人員救助轉移等全過程,為廈門機場和航空器突發事件情景構建研究提供實踐基礎和參考依據,並積累險情處置經驗。
無人機懸挂救生圈,為落水人員進行投放。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在此基礎上,本次還最大范圍動用了廈門市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層防災項目採購裝備,調集水上遙控救援飛翼、水域救援工具組、水面移動救生擔架、水陸兩用破拆工具組、救援船艇等水域救援裝備15型和多鏈路聚合設備、高通量衛星便攜站、寬帶自組網基站、數字集群手持終端等綜合保障裝備13型,分別佔該類別採購新裝備的78.9%和76.5%,通過實裝操練、實兵磨合、實景檢驗新裝備、新技術、新戰法,推動新採購裝備盡快形成現實救援能力。
演練落幕。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記者從6月30日廈門市應急管理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為4E級民用國際機場,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區域性航空樞紐,年旅客吞吐量達2000萬人次。而正在建設中的廈門翔安國際機場,是全球少有的海島型機場,在2026年底通航后,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的使用需求。
廈門市應急管理局局長蘭貴興表示,將以此次演練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廈門機場應對空中突發事件協同作戰能力,完善和提升與廈門城市發展相適應的空中交通應急救援體系和能力,“把確保空中交通絕對安全,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為廈門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