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海關設立“綠色通道” 為福建農產品“出海”護航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立足生態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優勢農業,如今已成為福建省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福州海關主動融入區域發展戰略,積極支持福建機制創新、產業升級、鄉村振興等各項工作有效開展,為推進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貢獻海關力量。
“智”助施策,提速增效。堅持圍繞地方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加大特色食品、農產品等對外推薦注冊力度,助力水產果蔬、種禽種蛋等拓展國際市場,服務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通過“關長送政策上門”、企業協調員等機制,定期開展政策宣講,精准解決企業在政策信息方面的難點堵點﹔根據不同國家對農產品的檢驗檢疫要求,主動搜集研究輸入國官方要求,開展針對性技術指導,幫助企業有效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強化源頭管控,幫助企業從源頭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嚴格控制檢疫風險﹔設立“綠色通道”,提供優先辦理出口申報、查驗、抽樣、出証等服務,確保產品“生鮮度”,讓農產品“出海”之路更順更快。
福州海關助推革命老區特色農產品擴大出口。福州海關供圖
“智”匯合力,強基賦能。主動融入區域發展戰略,助力福建“智”造加速“出海”。深入推進“智關強國”行動,精准對接地方特色農產品出口需求,聚焦農戶企業分布點多線長、鮮活農產品時效要求高、農戶企業對國外技貿措施及出口流程不熟等難題,結合“智關強國”行動2025年關級重點項目,打造農產品出口“關地企”三方一體聯動服務模式,助推種禽蛋、稻種、鮮切花、水果等革命老區特色農產品擴大出口,固化關地合作模式,為推進海關工作現代化、服務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智”享服務,助企遠航。成立關區特色農產品國外技貿措施收集小組,聯合地方政府深入企業,了解企業需求,精准收集梳理企業目標市場檢疫要求,提供靶向政策咨詢與技術支撐。收集掌握企業目標市場國家,梳理相關檢疫衛生要求,不斷探索構建種源出口生產和監管模式,理順優化種雞種蛋出口工作流程,助力種禽種蛋順利出口。近期,南平海關轄區企業出口13.2萬枚種蛋至坦桑尼亞和塔吉克斯坦,繼2024年種禽首次出口后再次實現福建省自主品牌白羽肉雞種蛋出口“零突破”。
“智”惠強企,提檔升級。結合日常監管走訪,深入企業摸清困難及需求,建立問題與幫扶“雙清單”。強化政策宣貫與技術指導,聯合地方農業部門共同開展政策法規宣講,為企業詳細解讀國外檢疫要求及注冊登記辦理流程,指導出口農產品種養殖基地、生產加工企業健全管理體系,強化合規意識﹔助力三明稻種出口菲律賓,幫助企業積極應對菲方檢疫要求,指導實施熏蒸處理,針對性開展有害生物田間監測與自檢自控,壓實企業防控主體責任,確保產品契合進口國標准,24.99噸稻種近期順利出口菲律賓,實現三明地區近3年稻種首次進入菲律賓市場。
福州海關加強與地方農林部門的聯合監管幫扶、協同聯動。福州海關供圖
“智”協聯控,固本提質。積極向地方農業部門動態通報稻種、柑桔等目標國關注有害生物名單及檢疫要求,提請地方加強源頭管理。與地方共享田間監測、病虫測報及管控措施情況,共同研究探討種養殖基地有害生物和動物疫病等的聯合監測與不合格調查處置,深化疫情數據、不合格信息互通與核查反饋,筑牢源頭管控防線。發揮關區茶葉、竹木制品特色農產品優勢,加強與地方農林部門的聯合監管幫扶、協同聯動。2025年以來,指導幫扶武夷山海關轄區茶企出口至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超千萬元,竹企出口竹牙刷、竹剃須刀等“以竹代塑”“以竹代木”產品近百萬元。
落實海關“協調員”制度。福州海關供圖
“智”檢提速,護航通關。落實海關“協調員”制度,提供“一對一”精准幫扶,加強企業信用培育,引導企業用足惠企政策。綜合運用“綠色通道”、預約查檢、優先查檢機制,大力拓展遠程視頻查檢、檢驗檢疫証單“雲簽發”覆蓋面,顯著提升企業獲得感。持續推廣出境竹木草制品遠程視頻查檢及企業分類升級經驗,力促通關再提速。2025年上半年,參與項目的閩北3個隸屬海關開展竹木草制品遠程視頻查檢超300批次,佔比全關區60%以上﹔運用“雲簽發”模式簽發農產品植檢証書、動物衛生証書等証單達3000余份。
據了解,下一步,福州海關將持續深化“智關強國”行動,統籌結合支持農食產品出口三年專項行動,錨定既定路徑,加力推動項目落地見效,力爭在特色農產品出口上取得新亮點、新成效,固化提升“關地企”三方聯動服務模式,為福建鄉村振興與高水平開放貢獻海關力量。(王麗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