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社會工作部部長、省委“兩新”工委書記程強:走好新時代社會工作“趕考之路”

福建省各級社會工作部門成立一年多來,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近日,由中共福建省委主管主辦的《海峽通訊》雜志以“走好新時代社會工作‘趕考之路’”為題,對福建省委社會工作部部長、省委“兩新”工委書記程強進行了專訪。
夯基壘台起好步
《海峽通訊》記者:省、市、縣三級社會工作部門成立一年多來,在開局破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程強: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作出部署,決定組建中央社會工作部,在省市縣級黨委組建社會工作部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健全社會工作體制機制”等一系列部署,對社會工作領域改革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去年11月,黨中央首次召開社會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為新時代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去年12月,省委召開社會工作會議,省委書記周祖翼出席並講話,省長趙龍主持。會議強調要打造更多具有全國影響力、福建辨識度的社會工作品牌,推動新時代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省委分管領導精心謀劃、全面部署。全省社會工作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持續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堅持邊組建、邊學習、邊探索、邊實踐,奮力推動社會工作實現良好開局起步。
一是學思想,明方向。全省社會工作部門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校准方向。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制度,通過部務會會議、部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專題研討班、“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方式,持續深學細悟篤行,融會貫通落實,推動黨員干部筑牢思想根基。建立健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工作機制,完善“全面學習領會、建立清單台賬、推動協同落實、強化跟蹤督導、深化成果運用”等閉環制度。
二是建機制,聚合力。去年1月26日,省委社會工作部正式成立,去年6月底,省、市、縣三級社會工作部門均順利組建並全面履職。我們著力完善統籌協調機制,省、市、縣三級不斷健全優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兩新”工委、信訪工作聯席會議等協調機制,推動構建黨委統一領導,社會工作部門統籌協調,各部門各單位各負其責、協同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享有、共同發展的工作格局。成立福建社會工作智庫聯盟,與福州大學、省委黨校、中國人民大學福州研究院等9所高校院所合作,集聚合力做好政策理論研究、人才培養等工作。
三是嚴作風,強隊伍。作為新組建部門,我們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初始即嚴、一嚴到底,深入推進政治立部、制度建部、學習強部、從嚴治部、作風興部。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抓細抓實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堅持學查改一體推進。通過組織機關黨員干部體驗外賣騎手工作等方式搞好開門教育,推動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大興調查研究,深入各地城鄉社區、行業協會、新興領域、志願組織摸實情聽真言。舉辦全省社會工作部長培訓班等系列培訓,提升履職能力。聚焦當好“三個表率”,努力建設“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模范機關,鍛造政治堅定、素質優良、心系群眾、服務社會、作風過硬的干部隊伍。
守正創新勇擔當
《海峽通訊》記者:在健全社會工作體制機制方面,福建省有哪些創新舉措、實踐成效?
程強:省委社會工作部組建以來,我們堅持以系統觀念謀篇布局,以改革思維守正創新,全面鋪開各項工作,推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志願服務、信訪法治化、信訪工作融入社會工作等做法分別在中央社會工作會議、中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現場會、全國社會工作部長會議上作經驗交流。
一是聚焦重中之重,新興領域黨的建設提質增效。中央社會工作會議提出,加強新興領域黨的建設是社會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深入實施新興領域思想領航、強基固本、黨建賦能、暖心聚新、機制保障“五大工程”,優化“兩新”工委工作機制,構建黨委組織部門統籌協調、社會工作部門歸口指導、行業管理部門各負其責、街道社區(園區)屬地管理的工作格局。舉辦全省“兩企三新”黨建工作骨干及黨組織書記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培訓班,示范帶動各地舉辦黨務工作者、企業出資人培訓等各類專題培訓班1000多期,培訓4.3萬人次。按照整園、整樓、整線(行業)方式推進優化“兩企三新”黨組織設置。持續開展黨建強企“聯合行動”,會同省直機關工委推動105家以科技創新型為主的民營企業黨組織與61家省直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聯學聯建,助力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動態梳理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基本情況,按照“一會一檔”模式推進相關數據庫建設。研究省級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業管理部門對應關系確認方案。廈門市、寧德市、晉江市和福建省登山協會、漳州市家居商會、福鼎市茶葉協會被確定為中社部行業協會商會聯系點。全省“三有”(有固定經營場所、有10名以上員工、有生產經營活動)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的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91.2%、87.1%,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不斷增強。
二是夯實基層基礎,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顯著提升。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我們會同省委組織部研究制定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20條具體措施,研究下發《關於進一步規范村(社區)工作機制、挂牌和証明事項的若干措施(試行)》,全省截至2024年底,清理村(社區)各類不規范挂牌18.7萬塊(其中外部標識牌2.8萬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關於基層治理論述摘編》納入黨校系統教學體系。探索實踐“黨建引領近鄰服務”模式,聚焦“一老一小一新”,打造“15分鐘近鄰服務圈”。全省建立7個中社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觀察聯系點、100個省級聯系點。健全完善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招募高校畢業生到社區就業。
三是堅持用心用情,凝聚服務群眾工作更加有力。社會工作面對群眾廣泛、聯系群眾密切、服務群眾直接。我們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推動省市縣領導常態化到基層一線接訪下訪。建立人民建議征集工作機制,發揮“領導留言板”、“12345”熱線等作用,依托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觀察聯系點和行業協會商會觀察點等平台,打造嵌入式人民建議征集站(點),拓寬工作覆蓋面。出台《關於健全新時代志願服務體系的工作措施》,配套制定《新時代“八閩志願行”志願服務八大行動實施方案》。開展社工主題宣傳周、首屆社工實務技能競賽等系列活動,實施閩寧協作社工服務機構“牽手計劃”。探索閩台社工共同參與基層治理模式,開展閩台志願服務交流合作。截至目前,全省注冊志願者822萬人,服務時長超2.1億小時﹔社工專業人才總量10.9萬人,持証社工近7萬人,高級社工師數量居全國前列。
凝心聚力善作為
《海峽通訊》記者:社會工作部門成立以來,福建各地形成了哪些好的機制和做法?
程強:全省各地社會工作部門積極打破思維慣性、擺脫路徑依賴,在原有工作基礎上大膽開拓、勇於創新,打造符合地區實際的特色舉措做法。
福州積極探索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新路徑,以新時代“堡壘工程”為抓手,通過建立“協調機制+組織體系”的覆蓋模式,圍繞“一鏈條一特色一品牌”推進產業鏈黨建工作。
廈門市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近鄰模式”,全面推行社區標准化建設,突出抓好城中村等特殊區域治理工作,形成黨委統攬協調各方、政府激活沉睡資源、市場推動資源進村、社會增進多方融合、居民實現共同富裕的共建共治共享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共同體。
漳州出台關心關愛網約車司機群體若干措施,在主城區打造16處暖“新”食堂、開辦3期新就業群體子女公益暑托班,推出“9.9元優惠用餐”“免費帶娃”等具體舉措,讓暖“新”關懷融入新就業群體三餐四季。
泉州堅持以融合發展為路徑,實施“泉會善為”行動,探索推動行業協會商會融入基層治理,匯聚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開展志願活動,惠及群眾2萬多人次。
三明打造多元友好場景,服務新就業群體。線下線上建成160個友好場景,形成“15分鐘暖‘新’服務圈”,實現休息、充電、就餐等基礎服務全覆蓋。
莆田通過“全市一張圖”平台開發減負專題模塊場景,進一步規范莆田市村級組織事務運行管理,確保村級事務公開透明、高效有序運行。
南平深挖朱子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富礦,堅持傳統文化賦能基層治理,用好“吃茶話事”、村規民約、人民建議征集、友好場景建設等多元載體,推動傳統文化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構建富有文化底蘊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龍岩推出“專業社工+志願服務”融合模式,以“親情積分”“共富積分”等激發志願服務熱情,串聯社會資源關愛特殊群體,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
寧德健全領導干部公開接訪、重點問題帶案下訪、上下聯動入戶走訪、暢通渠道線上接訪“四訪”機制,針對“案結事未了”信訪事項,開展釋法明理、政策解讀、心理疏導和困難幫扶,實現“事心雙解”。
平潭探索群眾議事廳、網絡議事群、板凳議事會、台胞交流坊等基層好做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格局,助力兩岸共同家園建設。
奮勇爭先再出發
《海峽通訊》記者:接下來,福建將如何進一步做好社會工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福建實踐貢獻更多社會工作力量?
程強: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增強全局觀念、拉高工作標杆、強化守正創新,用改革的精神抓實抓細各項任務,奮力推動新時代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是著力在深化拓展新興領域黨的建設中彰顯新作為。持續深化新興領域黨建“五大工程”,教育引導新興領域各類組織和群體堅定聽黨話、跟黨走。持續開展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實現組織覆蓋、工作覆蓋同步推進,有形覆蓋、有效覆蓋同向發力。著力推進友好場景建設,堅持“一場景一策略”,因地制宜完善社區、園區、樓宇、商圈等不同場景服務網絡。進一步推動行業協會商會行業管理部門主動履職,促進行業協會商會更好服務行業、服務社會、服務群眾。
二是著力在持續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中實現新進展。謀劃開展村(居)委會組織法宣貫和村(社區)“兩委”換屆准備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盡快啟動福建省配套地方性法規的制定修訂工作。深化拓展“黨建引領近鄰服務”模式,聚焦“一老一小一新”,深化多維度、延展性、近鄰式民生服務供給機制。持續推進落實福建省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工作措施,鞏固拓展規范村(社區)組織工作機制、牌子和証明事項成果,穩步健全村(社區)工作事項准入制度,讓基層有更多時間精力服務群眾、推動發展。
三是著力在扎實做好凝聚服務群眾中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實“四下基層”制度,加強對信訪工作的統籌指導。扎實做好人民建議征集工作,持續拓展民事民議的征集渠道。落實好中辦、國辦《關於健全新時代志願服務體系的意見》和福建省工作措施,進一步擦亮新時代“八閩志願行”品牌。不斷完善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培養、評價、使用、激勵等機制,為群眾提供更加專業貼心服務。
四是著力在持續鍛造社會工作過硬隊伍中展示新氣象。堅持不懈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著力提升社會工作干部理論素養、政策水平、業務素質,以扎實作風和過硬能力展現社會工作部門良好形象。深化宣傳教育,用好福建社會工作智庫聯盟,推進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努力為福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作出新的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