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行進中國丨跟著“鳥導”去“尋鳥”

人民網“行進中國”福建調研採訪團
2025年08月07日08:4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不去錯過一個億!”

“鳥導”謝芳林抓起包,跨步登上滿是泥點子的越野車,露出志在必得的笑容,催著記者一行出發。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最近正值鳥類育雛期,是觀鳥的好時候。近幾年,常有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光顧”的明溪,成了觀鳥愛好者趨之若鹜的“大熱門”。這一趟,大伙兒的目標是拍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大翠鳥。

上了謝芳林的越野車,車子一路從高速路開到柏油路、水泥路,拐過一道道彎,碾著剛下過雨的黃泥路,開進了叢林深山。

“尋鳥”的泥路很“野”,依稀能看出兩道車轍。“這車轍印都是我這輛車開出來的。”一腳油門又過了道坡,謝芳林得意地說,“這個觀鳥點,我風雨無阻地找了兩個月,快放棄的時候才找到。”

叢林掩映的簡易鳥點。人民網記者 蘭志飛攝

叢林掩映的簡易觀鳥點。人民網記者 蘭志飛攝

在黃泥路上顛簸的同時,謝芳林時不時地叮囑記者觀鳥“守則”。語畢,停車。眼前是一條清澈的小溪和藏在樹叢之中的隱秘觀鳥點——以附近樹枝支撐,頂棚虛掩著遮雨﹔靠近溪水的一側用黑色遮陽網擋住,開出一排方形的“窗口”,正對著溪流拐彎處。

觀鳥愛好者的拍攝設備比手臂還長。人民網 楊灝昱攝

觀鳥愛好者的拍攝設備比手臂還長。人民網 楊灝昱攝

已有一組觀鳥愛好者蹲守多時,“大炮”似的長焦鏡頭比手臂還長。“鳥友”們坐在沙灘椅上,迷彩鏡頭從小窗向外探出,見新來了人,扭頭頷首,友好一笑,又趕忙把視線移回窗口。

“來了有三個小時了吧?有收獲嗎?”謝芳林湊近一位“鳥友”,低聲問道。對方搖了搖頭,露出無奈的笑。

一陣漫長的等待,突然遠遠地傳來一串清脆的鳥鳴。

“來了!”謝芳林猛地抬頭,飛快地示意。每個人都瞬間來了精神,弓身向相機的取景器看去。

小小的觀鳥點擠滿了觀鳥愛好者們,大家聚精會神地拍攝著。人民網 楊灝昱攝

小小的觀鳥點擠滿了觀鳥愛好者,大家聚精會神地拍攝著。人民網 楊灝昱攝

隻見一隻漂亮的小鳥淡定地停在溪邊石頭上,亮橘色的胸脯昂著,羽翼和后背有亮眼的藍色斑點,是經典的“翠鳥色”。

“是斑頭大翠鳥!”端著“大炮”的“鳥友”們一個個肉眼可見地興奮起來,瞄准對焦,手上“咔咔咔”連續按動快門,抓拍每個動態瞬間。

“鳥友”鏡頭下的斑頭大翠鳥。江月蘭攝

“鳥友”鏡頭下的斑頭大翠鳥。江月蘭攝

這隻外出覓食的斑頭大翠鳥很配合地在溪邊逗留了近二十分鐘,讓“鳥友”們不虛此行,滿意地放下設備,聊起天來。

“這種鳥對水質要求很高,又膽小,平常挺難碰到的。”看出記者是外行,“鳥友”們熱心科普起來,“野拍就是這樣,有時候好幾天都碰不到一隻。不過在明溪成功率還挺高的,所以我們經常來。”

“為了這些鳥,這些年明溪還真是下了‘苦功夫’。”謝芳林接過話頭回憶道,約十年前,明溪就因為頻繁出現的珍稀鳥類而出名,“不過那時候,大家的保護意識都很薄弱。”

轉機始於2017年。當地發布了《明溪縣人民政府關於發布野生鳥類禁獵期和野生動物禁止使用的獵捕工具方法的通告》,明確10年禁捕所有野生鳥類。次年,明溪發出全國首份“護鳥令”,當地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百余名村民旁聽。此后,明溪縣人民法院建立了生態巡回審判庭,不時下鄉入村,以案釋法。2022年,明溪劃定全縣全部行政區域為禁獵區。

“這幾年,村民們的護鳥意識提高了,開始一起找鳥、護鳥。”謝芳林說,新增觀鳥點通過認定后,就能拿到政府發放的2萬元獎勵,“為此,我們都很有動力去找鳥、布置觀鳥點。”

“謝導,我們還能在這兒待幾天,你有什麼新的‘觀鳥點’推薦嗎?”這時,一位“鳥友”問道。

“你們想不想拍‘最美小鳥’?就是藍喉蜂虎,可以去蓋洋鎮。”謝芳林想了想,掰指頭“倒豆子”似地數起來——想拍黃腹角雉、白眉山鷓鴣這樣的珍稀雉類,就去東邊的紫雲森林公園﹔想拍“林中仙子”白鷴戲水,去東北邊的旦上村﹔想拍鴛鴦水鳥,去西部鳴溪濕地公園……

“聽起來明溪是個‘百鳥園’啊。”記者打趣道。

“名副其實!”謝芳林認真地說,“現在大家都知道了,這些小家伙看著不起眼,其實都是‘寶貝’。保護得越好,‘寶貝’就越多。這些年,就已經有鴛鴦、斑嘴鴨、白腿小隼等6種候鳥在這裡定居了。”

明溪山林。人民網記者 蘭志飛攝

明溪山林。人民網記者 蘭志飛攝

在明溪,全民護鳥“筑巢引鳳”,換得小鳥“銜”來“致富經”。31個精品觀鳥點、15家觀鳥民宿、8家觀鳥合作社讓明溪觀鳥產業日趨完備,每年吸引超過3萬名來自全球的觀鳥愛好者來此觀鳥旅游。今年上半年,明溪縣接待國內游客達78.40萬人次,旅游收入6.82億元。

“我是我們村第一個‘鳥導’。”謝芳林頗有感觸地說,“這幾年,來觀鳥的游客越來越多,村裡成立了觀鳥林業專業合作社,還有順勢做民宿的、賣特產的。有人說我們因‘鳥’致富,這話說得一點兒不錯。”

一位“鳥友”向記者展示當日拍攝成果。人民網 楊灝昱攝

一位“鳥友”向記者展示當日拍攝成果。人民網 楊灝昱攝

說話間,大家又不禁交流起當日收獲的“大片”。“長槍短炮”定格住鳥兒不同角度的飛翔、捕食、跳躍姿態,“山間精靈”的美纖毫畢現。

“今天很有收獲,我們明天再去明溪其他點轉轉吧。”收不住嘴角的笑意,“鳥友”們已經相約下一場“尋鳥”之旅……(林盈、楊灝昱、蘭志飛、謝星宇)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