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政環科:淨水澄心強黨建、生態治水謀未來

廈門市政環科高崎水質淨化廠上蓋共享空間花嶼·悅海園成為網紅打卡點。
廈門市政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廈門市政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市政環科”)近年來在生態文明領域成果斐然,持續交出亮眼答卷:高崎、前埔水質淨化廠獲評全國首批“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杆廠”,下屬公司入選第五批全國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名單,廈門域內16座水質淨化廠在福建省運行評估中連續多年保持“全優”佳績,連續三年榮登福建省環保產業十強企業榜單,參與多項國家級和省級行業標准編制……成績背后,是廈門市政環科黨委講政治、強思想、深融合的奮發作為,是帶領干部職工保落實、強約束、增實力的探索實踐。
淨水鑒初心,澄心明黨性。廈門市政環科“淨水澄心”黨建品牌LOGO的設計內涵韻味深長:“淨水”蘊含著“淨化水生態,助推綠色發展”的使命﹔“澄心”暗含誠心之意,寓意著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對黨忠誠、勇於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堅定信念。
逐夢新時代,砥礪新征程。廈門市政環科持續高標准推進水質淨化廠建設運營,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朝著“全國一流的水生態治理綜合服務商”目標奮勇前進。
黨建引領 業務領軍——
凝心鑄魂透活力 攻堅克難顯擔當
近鄰排水解憂,黨員先鋒隊沖鋒在前﹔城中村排水改造,黨員干部突擊迎難而上。在服務民生的各個角落,都有廈門市政環科黨員忙碌的身影。
“作為專注水生態治理的國企,我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深化拓展‘三爭’行動,以治水主力軍的國企擔當推動污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助力建設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廈門市政環科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永炬說。
凝心鑄魂,匯聚高質量發展蓬勃偉力。廈門市政環科黨委嚴格執行“第一議題”、理論學習中心組等學習制度,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帶動全體黨員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樹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學習心得轉化為干事創業的澎湃動能。
聚力賦能,以高質量黨建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廈門市政環科黨委精心塑造“淨水澄心”黨建品牌,創建獨具特色的“五水”黨建工作法:“源頭活水”講政治,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水滴石穿”強思想,思想建設貫穿始終﹔“水乳交融”深融合,黨建業務雙融雙促﹔“水到渠成”保落實,擔當作為實干成事﹔“水火不侵”強約束,清正廉潔干淨干事。
高度凝練的“五水”黨建工作法,科學地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做強做優做大水生態治理主業。成立以來,廈門市政環科營業收入從3.77億元增長至16.68億元,復合增長率為34.62%,利潤總額從0.25億元增長至2.32億元,復合增長率為55.75%,已成為福建省水生態治理領域的龍頭企業。
有為擔當,把黨建融入企業發展大局。作為國企,廈門市政環科始終聚焦主責主業,果敢作為擔當,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顯著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筑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廈門市政環科正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在黨的建設中謀求創新突破,在攻堅克難中彰顯國企擔當,交出了一份讓黨滿意的幸福答卷。
務實創新 全面為民——
支部建在項目上 溫暖嵌在民心裡
“心系民生辦實事,排水服務暖人心。”近日,演武小學校長與下沃社區黨委書記共同將這面錦旗交到“近鄰排水排憂”黨員先鋒隊手中,對他們在排水保障中展現出的高效服務與責任擔當致謝。
小小錦旗,見証廈門市政環科務實創新舉措和服務為民理念的深度融合、雙向奔赴!
構筑校園安全屏障。“近鄰排水排憂”黨員先鋒隊構建全鏈條排水安全防護體系,通過精細化養護方案,從源頭杜絕污水冒溢風險,確保校園“排水暢通、環境潔淨”。
疏通城市“毛細血管”。幸福路支路2號巷子,10余戶居民共用一條服役數十載的混凝土排水管,堵塞頻發,嚴重影響生活。“近鄰排水排憂”黨員先鋒隊組織專業團隊,同步更換老舊接戶管與下游水泥管,創新採用“小型雨水箅+井蓋開孔”方式,聯動廈門市政水務集團同步改造供水管道,避免重復開挖,實現“一次施工、多重受益”,解決居民的生活困擾。
在“城中村”排水改造中,“鷺島排水管家”沖鋒在前,無償為翔安沙美社區約3公裡排水管道進行功能性、結構性排查,為約1.85公裡管段清淤,解決民生困擾。黨員突擊隊協助5個城中村開展排水改造方案審核、優化,提供管道檢測、清淤疏通服務。
“我們將支部建在項目上,創建了‘近鄰排水排憂’等9個特色支部,通過黨建聯建共建、‘三個先鋒創建’等活動的開展,基層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勇打頭陣,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持續增強。”廈門市政環科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永炬說。
記者了解到,9個特色支部中,“鷺島排水管家”負責運營管理全市污排水處理設施,目前管理排水管網箱涵1130公裡、泵站198座﹔“淨水金話筒”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向學生、周邊居民、社會團體等宣傳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當好環保宣傳員和生態文明思想傳播者﹔“近鄰排水排憂”以深田社區為試點,黨員干部職工主動走進背街小巷,為群眾解決排水疑難雜症,工作成效深受好評。
支部建在項目上,溫暖縈繞民心裡。
從巷陌深處的管道更新,到城市排水的服務保障﹔從污水廠臭氣的難題排解,到宜居環境的貼心打造﹔從有限空間的管理提升,到污水處理的提質增效。廈門市政環科始終秉持廈門市政集團“務實創新 全面為民”的企業精神,將專業力量與民生需求緊密結合,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高標准施行運營管理,高水平探索綠色發展路徑,交出了一份讓人民滿意的民心答卷。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污水高效生態處理 資源再生循環利用
去年,國家發改委與住建部聯合公布全國首批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杆廠名單,廈門市政環科下轄高崎和前埔水質淨化廠脫穎而出,以獨特的創新實踐成為行業標杆,為生態文明建設“廈門實踐”增添了生動注腳。
高崎水質淨化廠因上蓋共享空間“花嶼·悅海園”成為網紅打卡點而聞名,被譽為廈門的“空中治愈系花園”﹔前埔水質淨化廠三期擴建上蓋項目“古樓·悅動園”則打造大型近鄰城市運動健身休閑場所,成為市民“家門口的運動空間”。
事實上,網紅效應的背后,兩座水質淨化廠成為綠色標杆的關鍵在於扎實的技術和工藝創新、精細的信息和智慧化運管,以及對再生水資源化利用的持續探索。
在建設過程中,水質淨化廠遵循嚴苛的臭氣處理排放標准和技術方案,有效降低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臭氣、噪聲等不利影響,實現遠優於國家標准的臭氣、噪聲處理效果。
廠區綠化率高達59.38%的高崎水質淨化廠,全力打造智慧化水質淨化廠系統,通過該系統的藥劑投加決策、曝氣決策與實際生產工藝需求相輔相成、不斷優化,實現主要水處理藥劑單耗、能耗等指標大幅度下降。
前埔水質淨化廠致力於科技創新,除研發智能巡檢裝備技術與管理平台逐步替代人工巡檢外,其搭建的全流程精細化控制系統,實現全數據化分析,實時掌控運管狀況,顯著提升調控的敏銳度與精細度。
再生水回用是當前市政領域的熱點。廈門依托本地水質淨水廠成熟處理工藝及再生水配套管網體系,積極推進再生水資源化利用工作,已頗見成效。
例如,廈門市政環科與高等院校攜手合作,深入開展中水市政雜用方面課題研究,為再生水拓寬利用場景、替代部分常規水源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廈門市級水質淨化廠再生水回用率從2020年末的23.38%提升至如今的37.42%,超國家十部委指導意見中25%的指標。
智慧、低碳、安全……智能化、現代化水質淨化廠的建設,數字化工藝管理模型的構建,推動廈門水質淨化廠由“經驗管理”向“智能管理”轉型,由“傳統工藝型”向“環境友好型”“用地集約型”“資源利用型”轉變。同時,廈門市政環科堅持高水平探索綠色發展路徑,旗下西柯水質淨化廠成為廈門區域首座“光伏+水質淨化廠”,已投運光伏項目年均可節約標准煤約768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45噸。
民生為上、治水為要﹔化濁為清、人水和諧。
廈門市將城市污水治理作為建設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的重要抓手。作為廈門城市治水主力軍,廈門市政環科始終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全過程,通過技術創新和精細化運營等手段,實現了污水高效處理和資源循環利用,在水生態治理之路上領航前行,交出了一份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的綠色答卷。(記者 陳挺 通訊員 林鴻 李志穎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