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蓋四個方面20條舉措 廈門市場監管部門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廈門8月15日電 “服務高效便捷,解了燃眉之急……”近日,廈門一家民營食品企業財務負責人葉女士說,廈門市場監管部門信用修復“一趟不用跑”就辦成了事,真是“太贊了”。
原來,葉女士所在的企業因標簽違法受行政處罰,信用公示影響招投標,而當時身懷六甲、人在異地的她,面臨“線下辦理既困難又恐誤投標截止日”的窘境。對此,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及時告知她“新上線的全國信用修復平台支持全程網辦”。隨后,葉女士在線提交申請並寄送材料,工作人員當日即完成審核,提前終止公示,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信用修復一趟不用跑,核准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工作人員介紹,持續推進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實施企業信用“即申即解”快速修復,以高效便捷服務助力民營企業輕裝前行,是廈門市場監管部門切實服務民營企業、助力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新近發布的《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的一個具體舉措。
據悉,《若干措施》立足市場監管職能,緊密對接法律規定及廈門產業特色,從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高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精准度、運用質量基礎設施為民營企業提供服務和便利、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四個方面,制定了20條具體措施。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以特區立法深化市場准營承諾即入制改革,推動市場准營相關行政審批更加便企高效﹔嚴格執行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全面落實“非禁即入”,實行統一市場准入﹔深化企業開辦、變更、注銷、遷移等各項“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進一步降低市場進入和退出成本,加大“個轉企”改革力度,推動政務服務便利化﹔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提高助企政策精准度方面,精准對接企業需求,實現信用風險分級分類評價和企業信用快速修復﹔發揮質量、知識產權、信用融資增信賦能,助力民營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用好用足相關經驗、政策等,加強合規助企﹔發揮平台作用,優化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暢通政企溝通渠道,發揮“小個專網”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
構建集成服務矩陣方面,發揮質量基礎設施服務效能,實施中小企業計量伙伴計劃,深化產業強鏈﹔整合標准規范、質量認証、檢驗檢測、知識產權、技術資源等方面的市場監管要素服務,引導網絡交易平台發揮流量積極作用,集中為民營企業提供服務和便利。
加強法治服務保障方面,深化包容審慎監管,加強對利用投訴舉報牟取不正當利益行為綜合治理,健全異地涉企協助辦理工作機制,維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構建覆蓋工作全鏈條、海內外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推進高效協同檢查,做到“無事不擾”﹔加強涉企收費監督,切實為企業減負降本。
“精准護航民營企業行穩致遠。”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發布20條舉措,旨在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充分激發民營企業活力,促進全市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余乃鎏 楊曉慧 陳雪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