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自願、資金自籌、改造自主、因地制宜” 廈門全力打造更加宜居的高品質生活空間

人民網廈門8月15日電 (記者張萌)“允許一定比例的增容擴面,分類支持儲藏間空間改造”“自主更新改造項目可享受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和稅收優惠”……15日,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和建設局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將於8月18日實行的《關於城鎮老舊小區自主更新改造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介紹,《指導意見》適用於廈門全市范圍城鎮老舊小區內包含多戶業主的多層或高層住宅樓,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房屋所有權人可申請開展自主原地翻建:一是建筑使用年限40年以上、建筑結構差、建筑功能不全、缺乏維修加固價值的﹔二是因房屋結構已嚴重損壞或者承重構件已屬危險構件、經危險性鑒定為C級或D級危房的。
發布會現場。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同時,《指導意見》在資金籌措、改造方式、支持政策、實施主體和實施程序等方面予以明確。其中,在資金籌措方面,要求遵循“業主自願、資金自籌、改造自主、因地制宜”的原則,自主更新改造建設資金由房屋所有權人自行協商出資比例,可以按照原建筑面積比例承擔。房屋所有權人可按規定提取住房公積金、使用專項維修資金、住房公積金組合貸款等渠道籌措資金。
在改造方式方面,《指導意見》明確,廈門市城鎮老舊小區自主更新改造可按照單棟住宅獨立改造、相鄰多棟住宅聯合改造以及老舊小區整體改造三種方式實施。其中單棟住宅獨立改造原則上應在原建筑基底范圍內實施﹔相鄰多棟住宅聯合改造,按照民法典規定,經由小區業主共同表決同意的,可突破原有建筑基底進行優化設計以及開發地下空間作為停車、人防、消防等配套設施﹔老舊小區整體改造的,可按國家、省、市城市更新有關規定執行。
值得關注的是,為鼓勵老舊小區自主更新,進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提高居住環境質量,《指導意見》還提出支持增容擴面、財政資金補貼的政策。如:在日照等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項目改造可增加不超過原產權証書登記面積20%的建筑面積,其中10%用於加裝電梯和建設公共服務及配套設施,10%用於原有住宅按套擴面等,在此基礎上允許按規定免交或者暫不繳交土地價款、分類支持儲藏間空間改造等﹔符合條件的自主更新改造項目可按照規定享受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和稅收優惠政策,以及按規定享受相應補助。
而在組織實施環節,《指導意見》明確,經區政府批准,房屋所有權人依法作為自主更新改造實施主體,可以成立自主更新委員會、委托業主委員會或者具備相應資質的法人開展。屆時,自主更新改造可按照業主發起、部門指導、方案深化、區政府批准、審批建設、驗收登記等程序組織實施。
“通過有序推進城鎮老舊小區自主更新改造,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打造更加宜居的高品質生活空間……”發布會上,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會同市住建局、各區政府主動靠前服務,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積極性,推出一批試點項目,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切實發揮好示范帶動效應。同時,堅持建管並重引導小區業主完善物業管理,建立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的長效運作機制,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