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寧德城市文化新地標,看蕉城鵬程古街的“逆生長”

歷經三年多的系統性整治,寧德鵬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程取得顯著成效。這座承載著千年歷史的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在蕉城區多部門及屬地街道的統籌推進下,既保留了原有的歷史風貌,又注入了現代生活元素,成為展示閩東文化的重要窗口。漫步在改造后的街區,青石板路平整延伸,古色古香的店鋪鱗次櫛比,傳統與現代在這裡交融,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整治改造后的街區
作為寧德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鵬程歷史街區整治工程自2021年啟動以來,始終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蕉南街道聯合住建、文旅等部門,先后完成了大華路310米的路面改造、學前路160米排水系統升級、關帝廟立面修繕等重點項目。整治過程中特別注重保留街區的歷史肌理,所有建筑外立面均採用傳統工藝修復,店鋪招牌由區書法家協會統一題寫,既延續了歷史文脈,又提升了整體美感。
“以前這條路坑坑窪窪的,雨天積水嚴重,現在帶孩子來玩安全多了。”家住附近的陳阿姨對改造后的大華路贊不絕口。如今的街道鋪設著整齊的青石板,兩側建筑保留了原有的閩東民居特色,木質門窗、雕花屋檐都經過精心修復。街區還新增了“鵬程”主題打卡點和“好厝邊”近鄰驛站等公共空間,既滿足了游客的觀光需求,也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服務。
街區新增設置“好厝邊”近鄰驛站
安全改造是此次工程的重點之一。針對古建筑防火這一難題,街區為40戶古民居安裝了840個無線煙感探測器,組建了專業的義務消防隊,並定期開展消防演練。“裝了這些設備后,住著安心多了。”居住在古厝的張女士說。在歷史建筑修繕方面,陳家大院、民國銀行舊址等重點建筑都得到了專業修復。此外,題蕉別苑、九都黃精館等的入駐吸引了不少游客專程前來參觀學習。
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是街區改造的另一亮點。擴建后的鄭長璋事跡展陳館通過六個主題展廳,系統展示了這位寧德籍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跡。展館採用多媒體技術,將歷史文獻、實物展品與場景復原相結合,讓參觀者能夠沉浸式地了解革命歷史。“這些革命故事讓我深受感動,更加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正在參觀的中學生小林說。如今,這裡已成為寧德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各類團體參觀學習超萬人次。
鵬程街區裡的古井——下司井
整治后的鵬程街區不僅保留了歷史風貌,還煥發出新的商業活力。在學前路經營小吃店二十多年的劉老板說:“改造后環境好了,游客多了,生意比以前紅火不少。”街區引入了文創商店、特色餐飲等新業態,既滿足了游客需求,也為老商戶帶來了更多商機。每逢節假日,街區內還會舉辦傳統民俗表演、非遺展示等活動,讓游客在游覽中感受閩東文化的獨特魅力。
蕉南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進剩余歷史建筑的修繕工作,深化業態培育,加強文化挖掘,讓這座千年古街在保護與發展中持續煥發活力。未來還將依托街區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打造集文化體驗、休閑旅游、特色商業於一體的綜合性歷史文化街區,使其成為寧德城市文化的新地標。(文/圖 褚子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