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展現海滄區公園的獨特魅力  廈門市民在“家門口”拍短劇

2025年08月29日11:58 |
小字號

近日,廈門海滄區公園生活季第二季城市生態短劇《海滄謠》殺青。自短劇開機以來不到一周時間內,許多本地市民熱情報名參演、探班,他們雖然不是專業演員,卻帶著對海滄的真摯情感,在鏡頭前綻放光芒。“他們成為這部短劇裡最‘接地氣’的風景。”主辦方表示。

拍攝現場

拍攝現場

據介紹,海滄區公園生活季第二季以城市生態短劇為載體,展現海滄區公園的獨特魅力。本次活動由海滄區委宣傳部與廈門晚報社聯合主辦,旨在通過短劇形式,開啟生態與人文融合的全新敘事。

“作為海滄人,在家門口參演專屬於海滄的短劇,這份歸屬感更強了。”不少海滄區的市民參演該劇並表示。

海滄區居民黃寶玲通過海選,飾演短劇中女主小汐的媽媽。她是新廈門人,很早就在海滄安家,她說,海滄的美,是從內而外的,特別大氣,一家人的周末時光都是在公園裡度過的,“期待短劇的上線,我也會把它分享給更多人,傳遞‘我在海滄的公園裡拍戲’這份喜悅,以及生活在海滄的自豪感。”

飾演小汐爸爸的景倉則表示,雖然自己不住在海滄,但因為這部短劇而結緣海滄,今后會經常來海滄感受屬於海滄人的幸福。

拍攝現場

拍攝現場

此次短劇拍攝還招募了許多“海滄小衛士”,他們大多是海滄的小居民。該劇導演牟天賜表示,他們生活在海滄、熟悉熱愛這裡的公園,“無論是笑容、方言還是動作,都是專業演員演不出來的,這些‘小細節’更能讓觀眾感受到海滄的煙火氣。”

除了線下火熱探班,《海滄謠》在線上也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主辦方表示,如果說第一季短視頻大賽是“給觀眾看海滄的美”,那第二季的短劇希望能“帶領觀眾走進故事裡”,而“謠”字正是連接“美景”與“故事”的紐帶。

“和其他短劇不同,《海滄謠》有許多外景拍攝,需要多次轉場,對於整個劇組是一次挑戰,而對於觀眾來說,卻是幸運的,因為可以看到不同的場景呈現。”牟天賜說,海滄有“天然攝影棚”的美譽,在拍攝該劇前,他們花了大量時間瞰景,每到一處公園,都有意外驚喜,這裡的公園美觀、大氣,移步異景,很適合拍攝短劇。屆時通過AI技術,將更加完美地呈現整部短劇,希望市民網友們喜歡。(文/圖 海滄區融媒體中心)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