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辦戶”到“優質戶” 廈門農行打造跨境人民幣便利化服務“金名片”

人民網廈門8月29日電 (記者陳楚楚)2025年正值廈門跨境人民幣業務啟動十五周年。作為廈門市首批開辦此項業務的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廈門市分行(簡稱廈門農行)秉持“本幣優先”理念,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核心,持續拓展跨境人民幣服務場景、優化業務流程,為廈門高水平對外開放注入金融動能。
今年前7月,廈門農行跨境人民幣業務成效顯著:累計辦理結算近220億元,同比增長超50%,增速跑贏區域平均水平﹔新拓“首辦戶”超160戶,帶動結算額近11億元,讓更多企業首次享受到本幣結算便利。該行通過聚焦重點企業、領域與地區,將政策宣傳、需求挖掘與服務優化深度結合,推動業務實現質效雙升。
政策宣傳常態化 織密服務“宣傳網”
為打通跨境人民幣使用“最后一公裡”,廈門農行構建“網點陣地+專項活動+展會聯動”立體宣傳體系。全市70余家網點均設置宣傳專區,多媒體屏循環播放政策解讀與操作指南,等候區、櫃台擺放折頁,讓客戶隨手可及政策資訊。同時,一線人員化身“政策講解員”:大堂經理結合企業行業屬性推薦適配產品,為外貿企業講解便利化政策,為跨境電商推介線上服務﹔櫃面人員辦理外匯業務時,主動對比人民幣結算優勢,今年已推動50余家企業“轉匯為幣”。
針對企業個性化需求,廈門農行每年舉辦10余場專題活動,邀請海關、人民銀行專家聯合授課。今年2月舉辦的“匯率風險中性暨AEO企業享惠政策宣講會”吸引180余家企業參與。海關專家詳解AEO企業可享便利及聯合激勵措施,農行團隊結合案例演示人民幣結算在降成本、縮時效上的優勢,現場解答23家企業疑問,后續8家企業通過該行辦理業務。6月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廈門)國際跨境電商展覽會上,該行設服務專區,為參展企業提供“一對一”咨詢,推薦線上化匯款產品,現場達成12筆合作意向。
服務便利化升級 破解企業“辦事難”
廈門農行以“越誠信越便利”為導向,通過流程優化、科技賦能、產品創新提升服務效率。對優質企業實施“簡化審核”,符合條件企業憑電子指令即可辦理業務,貿易項下資金收付最快10分鐘完成,今年1—7月為超40家優質企業辦理結算超45億元,同比增幅近一倍。
科技賦能讓服務更高效。該行大力推廣“跨境E匯通”“單一窗口”國際匯款等線上產品,企業通過網銀、掌銀、銀企直聯即可完成匯款、開証等操作,線上業務佔比超60%。針對跨國集團,提供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服務,廈門某集團借此實現境內外資金集中管理,資金使用效率提升20%。
此外,廈門農行兼顧中小企業需求,通過“一人一企”認領機制,走訪200余家中小企業,解決60余家企業流程復雜、操作不熟等問題,推動30余家首次使用人民幣結算。同時,積極推薦優質中小企業加入自律機制,今年1—7月成功推薦20家成為跨境人民幣優質企業。
助力兩岸融合 暢通資金“流通渠”
依托跨海峽人民幣結算代理清算群優勢,廈門農行推動台灣地區銀行接入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此前台資銀行多採用代理清算,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問題。該行主動對接,提供接入指導,目前已助力兩家台資銀行以間接參與行身份加入CIPS。其中一家截至7月通過CIPS清算近900筆、超8億元,較代理模式筆數增4倍、金額增15倍,資金到賬從1—2個工作日縮短至實時。另一家台資銀行於2025年8月接入,進一步擴大CIPS在台覆蓋,為兩岸貿易投資提供更優清算服務。
廈門農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站在十五周年新起點,該行將持續深化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以更優質的金融服務賦能實體經濟,為廈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堅實支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