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幸福“加碼”  廈門海滄溫厝社區盤活集體資產

2025年08月29日16:54 |
小字號

近日,作為社區集體經濟成果的“成績單”,廈門市海滄區溫厝社區集體經濟發展項目(一期)溫厝暉苑傳來喜訊,自6月正式開業以來,已出租房屋923套,目前出租率超60%。

“目前,項目底層商業的33間店面正在公開招標,酒店及辦公樓的招商和裝修設計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中。”溫厝社區黨委書記程水平介紹,項目可為周邊的工廠、港區提供住宿、商業等配套,讓居民住得安心。

據了解,項目整體投用后,預計每年可為社區集體增收超千萬元,還能帶動周邊居民在家門口就業。溫厝社區是海滄區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排頭兵,溫厝暉苑的開業更標志著溫厝社區集體經濟發展邁入新階段。

2024年8月,項目與四大名補教育培訓中心、海滄區思寓資產運營有限公司簽約(資料圖)。

2024年8月,項目與四大名補教育培訓中心、海滄區思寓資產運營有限公司簽約(資料圖)。

近年來,溫厝社區積極盤活集體資產,大膽創新經營模式,成效顯著。2003年,溫厝社區在黨建引領下,先行發力,抓住發展東風,召開百余場村民大會,廣泛征求村民意見,點燃了“共謀發展”的星火。社區創新採用“資源整合+多元投入”模式,通過購置出口加工區通用廠房、置換興港花園店面、租賃臨港新城店面等舉措,形成經營性資產矩陣。在資產的運營上,溫厝社區更是打破傳統“靠地吃飯”的老路子,引入教育、公寓等專業運營團隊,布局產業發展新圖譜,讓集體經濟項目從“輸血式分紅”升級為“造血式發展”。

現在,社區擁有溫厝暉苑、廠房、店面等固定資產約11億元,形成“租金收入+股權分紅+服務增值”的多元收益結構,居民人均年分紅從幾百元大幅躍升至2500元。集體經濟項目(一期)投入運營后,切實實現“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東”的轉型。

從一棟廠房破土而出,逐漸“長”成枝繁葉茂的產業“生態圈”,溫厝社區集體經濟的“生長之路”每一步都踩在民生的土壤上,每一程都烙著規劃的印記。

集體經濟發展正在從“溫厝樣本”逐漸走向“全域振興”,放眼海滄,在城中村現代化治理的推動下,多個項目以“黨建 + 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激活鄉村振興的“紅色動能”,鼓起群眾的“錢袋子”!(文/圖 海滄區委宣傳部)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