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匠心筑基+監督護航  福州新區(長樂區)推動校服產業升級與專項治理雙向發力

2025年09月03日10:16 |
小字號

“既能選款式、看工藝,還能查檢測報告,這種透明化選校服的方式,我們家長放心!”近日,在福州新區(長樂區)“設計賦能 質筑未來”校服創新發展設計交流會上,一位家委會代表手持面料樣品感慨道。這場由長樂區教育局、工信局、市場監管局聯合主辦的活動,不僅匯聚教育界、設計界、產業界力量搭建產教協同平台,更體現了深化教育領域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持續發力,推動校服採購流程規范化、抽檢常態化、監管精細化的整治成果,以“六大亮點”推動校服從“實用著裝”向“品質載體”“文化符號”升級。​

展示校服

展示校服

透明選品+立體監督,筑牢採購“陽光防線”​

“以前選校服隻有兩三家企業送樣,現在500多平方米展示區裡,各家制衣和長樂紡織面料企業的校服款式、面料成分、檢測報告一目了然!”長樂漳港中學林老師的話道出了此次交流會的“透明底色”。現場家長可掃碼填寫需求問卷,直接反饋款式偏好與價格建議。

而在幕后,長樂區教育局和區紀委監委駐區教育局紀檢監察組早已織密監督網絡——通過“線上+線下”立體監督模式,推出“校服管理上報碼”、設立“校服質量公眾開放日”,同時對全區有採購行為的學校開展“拉網式”核查,調閱採購合同、家委會記錄等關鍵檔案。截至目前,已發出整改通知19份,提醒談話10人,解決家長訴求58個,讓校服採購全流程暴露在“陽光”下。​

質管閉環+環保導向,守護學子“健康衣著”​

“這件運動校服的面料檢測報告顯示,甲醛含量、pH值都符合國家標准,孩子穿著我們才安心。”一位家長拿著面料檢測報告仔細比對。

交流會現場,展示的校服均附帶第三方質檢報告,企業重點推介環保面料與精湛工藝﹔而長效保障機制更在持續發力,長樂區教育局聯合市場監管局建立“從生產到銷售”全鏈條質量監管機制,推動出台校服採購“黑名單”制度,對存在價高質差、商業賄賂的企業實行聯合懲戒,倒逼企業堅守品質底線。

此外,長樂區教育局還在倡議書中明確“嚴守質量關口,確保安全健康”原則,要求校服設計必須符合兒童身體發育特點,杜絕劣質面料與不合規工藝。​

校園特色+地域底蘊,激活校服“文化基因”​

“我們希望在校服上融入校徽和‘立德、毓秀、開智、健體’的校訓,讓孩子每天穿著都能感受到校園精神。”長樂一中相關負責人的需求,在交流會上得到校企團隊的積極響應。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與長樂職業中專學校的師生團隊,現場展示了融合長樂海洋文化、校園特色的設計作品——陽光動感的運動校服上繡著簡約海浪紋,雅致的學院風校服衣領處綴有校徽刺繡,既美觀簡潔又傳遞文化內涵。

長樂區教育局明確要求,校服設計需遵循“注重創新設計,彰顯文化特色”原則,通過校企協同開發,讓校服成為“行走的文化載體”,破解以往款式同質化難題。​

交流會現場

交流會現場

校企聯動+產教融合,構建產業“升級引擎”​

作為紡織產業大區,長樂既有扎實的制造基礎,又有高校與職校的人才支撐。

交流會上,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長樂職業中專學校與區屬學校代表校簽訂《校服文化設計合作意向書》,將高校科研資源、職校實踐能力與學校實際需求精准對接——高校團隊負責設計理念創新,職校師生參與樣品制作,本土紡織企業提供面料支持,形成“設計—生產—應用”的產教協同鏈條。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模式不僅推動校服產業升級,更實現了“教育賦能產業、產業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環。​

廉潔承諾+制度護航,斬斷採購“腐敗鏈條”​

“我們承諾嚴格遵守校服採購流程,杜絕商業賄賂,確保採購過程公平公正!”交流會上,福州外語外貿學院代表設計單位、區服裝協會代表企業,區屬學校代表和家委代表共同簽訂《長樂區各類學校校服廉潔採購承諾書》,為採購環節筑起“廉潔屏障”。

這背后更有制度支撐:長樂區教育局制定統一的校服採購流程與合同范本,規范採購申請、企業遴選、價格談判、檔案管理等全環節,明確“家委會必須全程參與採購決策”,杜絕學校單方面定標。同時將校服採購納入學校負責人履職評價,對違規行為嚴肅追責,從制度根源斬斷腐敗可能。​

公益捐贈+精准幫扶,傳遞校服“暖心溫度”​

交流會現場,福建永豐針紡有限公司向區特殊教育學校捐贈冬裝校服500套,福建捷高紡織有限公司向文嶺中心小學捐贈校服1000套——這是長樂區探索“校服公益捐贈模式”的生動實踐。

依托紡織產業優勢,區教育局聯合區紀委監委駐區教育局紀檢監察組搭建“企業捐料、專業制衣、教育統籌、精准幫扶”的公益體系:前期摸排困難學生需求,企業捐贈優質面料或成衣,學校聯合家委會監督發放,確保公益校服質量與精准度。截至目前,已為55名困難學生減免校服費用2萬余元,讓校服不僅暖身,更暖心。​

持續推動校服產業升級,離不開長樂本土產業與教育資源的雙重支撐。“紡織產業作為長樂的傳統支柱產業、優勢產業,擁有扎實的生產制造基礎。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長樂職業中專學校則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導向,培育了具備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服裝設計復合型人才,能夠為本地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長樂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石建基表示,希望借此契機,以產學研融合為紐帶,打通政府、學校、企業、家長間的溝通渠道,讓優質的設計資源、生產資源與學校需求精准對接,以設計驅動創新,生產出有品質、有文化、有個性、有溫度的校服。

要讓校服產業向更安全、更美觀、更富有文化內涵的方向發展,還需多方協作發力。福州新區(長樂區)領導表示,要堅持“文化為魂”,鼓勵設計團隊深挖長樂文化底蘊,讓校服成為地域文化的“傳播者”﹔要堅守“品質為本”,引導企業採用環保面料、精湛工藝,建立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質量監管機制,讓校服成為健康成長的“守護者”﹔要推動“多方協同”,學校充分聽取學生與家長意見,家委會發揮好溝通橋梁作用,企業主動對接需求、優化服務﹔要倡導“產創共興”,歡迎紡織企業捐贈優質面料,展現社會責任,也希望各地校服企業來長樂投資興業,努力構建具有長樂特色的校服體系。(文/圖 福州市長樂區教育局)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