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制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三成,位列全國第二

2025年09月03日15:1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福州9月3日電 (林銘賢)“福建制造”有多“硬核”?

紡織鞋服產業形成完整產業鏈,制鞋業營收全國第一,全國近一半的錦綸、三分之一的鞋、四分之一的服裝,五分之一的紗線產自福建……2日下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場),從會上發布的這組數據可“見真章”。

“福建省工業增加值從2020年1.51萬億元增至2024年1.92萬億元,全國位次從第6位升至第5位。截至目前,全省制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1.7%,位列全國第2位。‘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的主要指標預期全面完成。”福建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建業在會上如是表示。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陳永整攝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陳永整攝

在過去五年,福建在制造業發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電子信息產業是福建傳統的主導產業,在大項目的帶動下,如今“芯屏器核”快速發展,已率先實現新型顯示主流技術路線全覆蓋。電動船舶在全國先行先試,基本打通上游研發設計,中游建造、“三電”系統研制,下游應用的電動船舶產業鏈。戰略性新興產業也“乘勢而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比“十三五”末提高9.5個百分點。

“福建制造”的強,離不開“創新”二字。在過去五年,福建聚焦產業核心關鍵技術難題,以關鍵共性技術突破、產品創新研發為重點,組織實施296項省技術創新重點攻關項目,打造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技術、材料、產品。同時,創新平台“引育並舉”強支撐,培育國家企業技術中心9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58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5家。

與此同時,數字化轉型“廣度深度”雙提升,成為“福建制造”更進一步的重要法寶:全省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的企業佔比超七成,居全國第2位﹔全省工業數字化新生態正加速形成,數字化整體水平居全國前列。

縣域經濟強,則福建經濟大盤穩。在過去五年,福建將縣域經濟作為產業發展的“牽引”,實現聚力發展:發布全國首份縣域重點產業鏈白皮書﹔全省83個縣域確定164條重點產業鏈,11個縣(市、區)入選2025賽迪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域制造業“特色牌”越打越響。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