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市家庭健康服務中心:讓健康成為每個家庭可感、可及、可負擔的日常

2025年09月04日10:56 |
小字號

今年5月,在廈門市家庭健康服務中心,一場特殊的公益健康咨詢正在進行:102歲的葉阿嬤被圍坐其間,心血管、神經內科、康復科三位專家分工協作——從初步診斷到細致排查,再到現場傳授穴位按摩技巧,打破醫院壁壘的聯合診療,精准破解了老人長期的失眠困擾。

這一幕,正是廈門市家庭健康服務中心深耕民生、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的生動縮影。作為中國計生協2024年全國家庭健康服務中心項目點,該中心已成為傳遞健康關懷、增強群眾獲得感的基層重要陣地,同時積極推動協會6000多名計生協小組長向家庭健康指導員轉型,目前已培育超3000人,不僅為家庭健康工作夯實了基層力量,更將家庭健康服務切實送入尋常百姓家。

紅帆領航筑體系: 黨建引領織密健康服務網

黃位香給患者做公益健康咨詢

黃位香給患者做公益健康咨詢

“廈門市計生協就像政府與市場間的‘橡膠密封圈’,既防滴漏、減內耗,又能高效銜接資源,成為健康服務落地的關鍵紐帶。”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調理保健主任醫師黃位香已在中心堅持公益服務五十余周,她的比喻道出了計生協的橋梁作用。在她看來,居民健康意識的變化令人欣喜:從過去的“小病拖、大病熬”的被動應對,到如今主動學習疾病預防、營養搭配、情緒管理,“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為健康中國建設筑牢了群眾基礎。

這份轉變的背后,是黨建引領下的機制創新。廈門市計生協以“紅帆領航·健康同行”黨建品牌為抓手,充分發揮群團的優勢,攜手20余家醫療、社工機構及企業組建“家庭健康聯盟鏈”,將家庭健康促進行動深度融入“健康中國”戰略大局,創新打造“嵌入式、整合式、新建式”並舉的市、區、鎮(街)三級服務體系。

截至2025年初,廈門全市已建成13個家庭健康服務中心和95個健康驛站,實現市、區級中心全覆蓋與鎮(街)驛站全覆蓋,一張全方位、立體化的健康服務網絡就此鋪開。

其中,廈門市家庭健康服務中心裡,“紅帆領航”黨建展廳、“向日葵親子小屋”、青春健康活動室等17個功能室錯落分布,構建起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平台﹔每周二、四、六免費開放的制度設計,更讓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居民都能便捷獲取適配的健康支持。

全周期服務暖民心: 精准關懷打通健康“零距離”

家庭健康服務中心的醫生開展聯合咨詢

家庭健康服務中心的醫生開展聯合咨詢

廈門市家庭健康服務中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僅聚焦 “疾病”咨詢,更關注“人”的整體健康與生活質量,構建起覆蓋生命全周期的服務矩陣,讓健康關懷直抵群眾身邊。

近日,“向日葵”親子小屋裡暖意融融:在“家·小”親子課堂,0—3歲寶寶在家長陪伴下嬉戲互動,科學育兒指導自然融入游戲環節,讓親子時光成為健康知識傳遞的載體。

不止於幼兒群體,服務矩陣覆蓋各年齡段需求:“家·青”青春健康工作坊通過角色扮演,幫助青少年坦然面對成長困惑﹔“家·救”急救培訓現場,居民在專業指導下實操胸外按壓、海姆立克法,掌握守護生命的“硬核技能”﹔“家·特”暖心行動則為計生特殊家庭提供長期情緒支持與社區陪伴,用溫情驅散孤獨。

公益健康咨詢是中心的特色招牌——無需挂號、不用排隊,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專家細致解答。此前,102歲的葉阿嬤因嚴重失眠求助,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劉紅斌初步研判后,立即聯動中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青山開展聯合咨詢。

“您早餐吃了什麼?”“三十年前住在哪裡?”一近一遠兩句問話,輔以計算與推理測試,林青山迅速排除了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兩位專家從睡眠影響五大因素切入抽絲剝繭,最終鎖定“年齡導致的褪黑素分泌不足”為核心原因,給出補充褪黑素及小劑量助眠藥物的建議﹔廈門市兒童醫院康復科醫生張德強還主動加入,現場教授家屬按摩督脈穴位的方法,助力改善老人睡眠。

這樣的公益健康咨詢已累計開展百余場,服務群眾超萬人次。“貼心暖心、便捷高效、專業可靠”,成為居民對服務的普遍評價。這份獲得感的背后,是機制創新的堅實支撐——依托黨建聯盟打破醫院壁壘,讓不同機構專家為共同目標協作攻關,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真正下沉基層、惠及百姓。

扎根基層:健康守門人就在身邊

羅永艷指導居民科學減鹽

羅永艷指導居民科學減鹽

“吳阿伯,最近酒喝得少了吧?血壓還穩定嗎?”在集美區三秀社區,省級家庭健康指導員羅永艷正入戶回訪居民吳阿伯。此前,吳阿伯因長期酗酒纏身多種慢性病,在羅永艷的耐心引導與成功案例激勵下,逐漸減少飲酒量,健康狀況明顯改善。

作為社區“健康管家”,羅永艷針對社區老年人多、慢性病患者集中、流動人口量大的特點,創新採用小組討論、情景劇演練等方式,將急救技能、慢病管理、膳食搭配等知識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此外,她主動培訓社區干部、志願者和協會小組長,打造出一支“帶不走的健康指導隊”,讓健康服務在基層持續扎根。2024年,羅永艷的案例入選“中國家庭健康守門人”典型案例,廈門經驗也由此向全國推廣,為基層健康服務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樣本。

在廈門,像羅永艷這樣的家庭健康指導員,已成為基層健康服務領域的重要力量。自2023年起,廈門市計生協建立每年開展市級師資培訓的常態化機制,持續強化家庭健康指導員隊伍建設。截至目前,已培養近百名省、市級家庭健康指導員師資。這些師資扎根社區、貼近群眾,用專業與熱忱打通健康服務的“最后一公裡”,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便捷的健康指導。

從三級服務體系的構建到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的供給,從跨機構聯盟的組建到基層健康指導員的培育,廈門市家庭健康服務中心以“健康共同體”思維,打造出更有溫度的健康家園。這裡不僅是物理空間的創新,更是健康服務模式、資源整合方式、群眾參與機制的深度探索。

正如該中心牆上的標語所言:“讓健康成為每個家庭可感、可及、可負擔的日常”,廈門正以實實在在的民生行動,持續增強群眾的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新時代基層健康服務建設書寫了精彩答卷。未來,廈門市計生協人將繼續毫不動搖秉持“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理念,勇立改革潮頭、深化服務品牌,以更加堅定的腳步編織關懷網絡、凝聚奮進合力,切實服務千萬家庭的幸福安康。(文/圖 廖淞荷)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