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圓桌會
怎麼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人民網“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賦能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主題黨建圓桌會在福州舉行。視頻攝制:楊灝昱、實習生 鄭舒塵
8月27日—29日,人民網黨建調研行深入福建省福州市,發掘黨建引領賦能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的探索創新,見証福州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的生動實踐。實地調研后,8月29日下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賦能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主題黨建圓桌會在福州市舉行。
黨建圓桌會現場。
來自福州市委組織部、福州市國資委、福州新區、福州高新區、福州市軟件園以及福州市部分企業和社區的代表,與人民網調研團匯聚一堂,共同探究如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塑造現代化國際城市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7月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向全黨全國人民發出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動員令,日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給出了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在30年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的實踐基礎上,加快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正是福州全市上下的行動。
“人民網黨建調研行來到福建省會福州,意義尤其重大。”人民網黨委委員、副總編輯楊義表示,通過實地調研了解到,近年來,沿著“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目標,福州牢牢抓住新時代“堡壘工程”這個“牛鼻子”,聚焦產業鏈黨建、物業黨建聯建、新興領域黨建等重點領域,主線清晰、重點突出,以問題為導向、深耕基層,工作方法、形式內容有創新,有力提升黨建工作質效,推動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穩步向前。
那麼,這場黨建圓桌會具體碰撞了哪些思想火花、凝聚了哪些發展智慧?
討論點一:
以產業鏈黨建助推“城市經濟現代化”
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福州市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始終,把增強經濟實力作為首要前提。
可以說,黨建就是生產力。
從橫斷面上看,福州市找准“產業鏈黨建”這個切入口,推動產業鏈上企業“抱團發展”“優勢互補”,讓黨建引領賦能產業發展的成效越發凸顯。
福州市委組織部部務會議成員、部務委員陳華。
“在產業鏈上,依托龍頭企業或園區搭建50個黨建聯建平台,有效覆蓋企業2189家。”福州市委組織部部務會議成員、部務委員陳華說。
具體怎麼做?
福州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一級調研員陳宙泉。
福州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一級調研員陳宙泉展開分析,圍繞福州市“四大經濟”和新興產業發展實際,今年以來福州市國資委創建了以“黨旗揚·國企強”為引領的“1+10+N”國企黨建特色品牌矩陣,其中的“10”,就是市國資委和所出資企業共同謀劃確定“智鏈”“數鏈”“園鏈”“水鏈”等10個產業鏈黨建項目品牌,通過組建黨建聯建平台,組織各所出資企業逐條梳理產業鏈矩陣圖,推動了800多家骨干企業入鏈,把鏈上700多個基層黨組織、2.1萬名黨員組織起來,切實把黨組織融入、嵌入產業鏈條。“鏈上企業在‘抱團發展’中形成關系更密、動力更足、合力更強的產業共同體,很好地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實效。”陳宙泉說,今后要進一步強化產業鏈黨建的政治功能、進一步發揮鏈主的牽頭引領作用,推動國企黨建深度融入產業發展。
福州冶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德水。
以“智鏈”為例。福州冶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德水介紹,通過構建“一個黨建專班抓統籌、一個聯建平台凝共識、一份實施方案定目標、一個產業協會聚合力、一份任務清單明路徑”的“五個一”協同工作體系,目前福州冶城發展集團已“鏈”起低空上中下游企業112家,黨組織200個,黨員近4000名,輻射帶動低空企業400余家,推動產業從“單點作戰”邁向“鏈式融合”。“接下來如何通過黨建引領,讓鏈上企業持續保有‘新鮮感’‘安全感’‘獲得感’,是聯建單位需要沉下心思考的問題。”楊德水也拋出了思考。
福州古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何曦。
產業鏈黨建陣地持續壯大,鏈主的牽頭引領作用也越發凸顯。福州古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何曦介紹,集團結合實際打造“兩心領航·文旅鏈強”為主,6個分品牌為輔的產業鏈黨建品牌矩陣,構建起具有文旅特色的黨建工作體系。目前仍持續優化,希望挖掘更多優秀案例,推動黨建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福州市相關市屬國企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通過開展黨建聯建,生成了將近400項的產業協作項目,有力推進國有企業新興業態的發展。
“服務發展大局,推動黨建賦能、產業協同。”陳華介紹,“今年上半年,產業鏈上企業產值超870億元,實現黨建與發展同頻共振。”
福州左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丹瓊。
“園鏈”激活城市現代脈動,效益顯現。福州左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丹瓊表示,集團“建好路”貫通城市筋骨、“造好園”營造創新沃土、“創好業”激活發展動能,通過創新研發“左海雲黨建”平台,輻射帶動“一建五通,路鏈八方”“紅鏈共園”等16個子品牌創建,在品牌賦能下,集團上半年資產總額達1445億元,較改革初期實現翻番,以品牌賦能為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注入強勁的產業活力。“當然,黨建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仍需加快構建,以不斷適配現代化人民城市建設需求和企業多元化發展。”她說。
“水鏈”則“聚鏈惠民生”,頗有成效。在黨建賦能下,福州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打造“水循環經濟產業鏈”,通過技術突破,旗下兩座水廠年節約排水量達35萬立方米,回收水池土建規模縮減一半,直接節約工程投資超千萬元,為國企產業鏈黨建協同發展提供參考。
當前,福州市堅持以創新強動力,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這邊,龍頭企業當鏈主,通過產業鏈黨建拉動鏈上企業共建“強大朋友圈”、共同高速發展。那邊,園區的探索也不甘示弱。
福州市人大代表、瑞科醫藥健康產業園負責人蔣維。
近年來,福州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打造。在福州國際醫療綜合實驗區內的瑞科醫藥健康產業園搭建共享研發平台與孵化器,打造“一核多元”產業鏈黨建格局。福州市人大代表、瑞科醫藥健康產業園負責人蔣維介紹,生物醫藥是未來產業,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關鍵產業支撐。在“黨建聚鏈”的引領帶動下,成立福州生物醫藥產業黨建聯建平台,聯動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技術共享、難題共解,以“鏈上黨建”賦能生物醫藥產業,助力現代化國際城市“進階”。“今后產業黨建聯建平台在聚焦產業園區、產業基金、公共平台等關鍵環節可更精准發力。”蔣維建議。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原副院長,華東師范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劉靖北。
“30年來,福州一以貫之朝著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目標邁進,將黨建引領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不斷推動經濟現代化。”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原副院長,華東師范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劉靖北連日來深入福州一線調研,在圓桌會上聽了各方的介紹,很有感觸,他指出,通過產業鏈黨建,福州有效聚集鏈上各方力量,實現產業發展和黨建的深度融合,這將進一步推動人產城融合和高質量發展。
討論點二:
以黨建引領加快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
黨建還是競爭力。
如果登頂俯瞰,會發現,錨定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目標,福州遵循“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逐步拓出了空間與韌性。
在30年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的實踐基礎上,加快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福州新區、福州高新區、福州市軟件園等被賦予重要使命。
通過“黨建紅”,如何激活“發展紅”的倍增效應?
福州新區管委會黨政辦公室副主任陳鑠。
在福州新區,聚焦新城、空港、海港三大產業集群,當地正以黨建為紐帶整合資源、鏈接要素。福州新區管委會黨政辦公室副主任陳鑠表示,作為全國第十四個、福建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福州新區設立十年來始終將黨建工作貫穿城市建設、產業發展、開放合作、產城人融合全過程。截至2024年,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3331.04億元,位列19個國家級新區第8位,正成為拉動省會福州及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新引擎”。
“黨建引領下,聚焦產業發展是‘倍增引擎’,踐行人民至上則是‘倍增落點’。以民生需求為黨建出發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實現‘發展溫度、群眾獲得感’的倍增。”陳鑠說,下一步,新區將以“堡壘強基行動、黨員賦能行動、融合創新行動”三大行動激活黨建引領的倍增動能,推動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再上新台階。
福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機關黨委書記熊國華。
福州高新區是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在這裡,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產業是“火車頭”,牽引著昔日的“城鄉接合部”駛向現代化新城。福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機關黨委書記熊國華介紹,依托2500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0多個省級以上科創平台的創新優勢,將黨建聯合體建設融入高新區“深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打造東南沿海創新發展策源地”戰略,錨定產業需求、聚焦產業痛點、立足產業實效,推動黨建與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同頻共振。今后將進一步深化新時代“堡壘工程”,深化模式創新,進一步整合資源、破解難題、激發活力,讓更多“創新之花”在產業鏈上綻放,結出更豐碩的“產業之果”,為助力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提供更強支撐。
福州市軟件園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林熾。
“打造‘黨建引領·福山實踐’黨建品牌,推進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2024年園區營業總收入達1850億元。”福州市軟件園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林熾表示,園區堅持圍繞“服務企業發展”一個中心,幫助企業“增收、降本”兩個維度,構建起產業生態、企業服務、員工服務三個體系,打造“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生態圈,已連續多年入選中國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榜單,成為“數字福建”建設的重要載體和示范窗口。下一步,園區將持續強化政治領航,將黨建引領貫穿園區發展全過程,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實現“黨建強、發展強”的雙向賦能目標。
人民網福建分公司總經理余尤宜。
人民網福建分公司總經理余尤宜認為,福州在黨建引領下持續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為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接續奮斗,主線離不開“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如今在續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這篇大文章,開創現代化人民城市建設新局面中,以黨建引領加快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福州市更具優勢。
討論點三:
以黨建引領繪就人民城市美好生活
黨建也是凝聚力。
從細微處看,聚焦基層治理難題,以黨建引領打通現代化城市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正是助力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向縱深推進的有力力量。
福州市鼓樓區洪山鎮大凰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黃冬。
福州市鼓樓區洪山鎮大凰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黃冬表示,以“黨建引領、融合共治、服務升級”為主線,社區持續深化物業黨建聯建——以業委會組建為抓手,從“有人議事”到“議而能決、決而能行”﹔以群眾訴求為導向,從“收集問題”到“解決難題”﹔以居民共治為動能,從“被動管理”到“主動治理”。“這種聯動模式,將物業服務融入社區治理,不僅做到了‘有人管事’,更努力實現了‘事能辦成、難題能破解’。未來還要不斷完善這一模式,努力讓其煥發更大活力。”她說。
陳華表示,福州持續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靈活推動黨組織向小區、網格等領域延伸,並聚焦民之所盼深化“近鄰黨建”、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不斷推動黨建工作再上新台階。
人民網黨建研究專員黃玉琦。
近年來,福州的社區“闖”出了許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新路子。人民網黨建研究專員黃玉琦表示:“經過連續幾天的調研,我們在基層發現了大量鮮活生動的案例,廣大基層黨務工作者工作有思路,做事有方法,把黨建工作的觸角最大限度延伸到服務群眾的方方面面,促進社區基層治理提質增效,切實增強了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繪就人民城市美好生活新圖景,如何進一步實踐“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原副主任、教授戴焰軍。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原副主任、教授戴焰軍認為,黨建引領是政治引領、思想引領、組織引領、作風引領等多方面發揮的綜合作用。以黨建引領建設好各個領域的基層組織體系,對推動各項事業發展十分重要。基層組織應處理好管理和服務的關系,在創新探索中逐步將黨的組織健全、建設好,這將更好地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用。
(本文圖片均由人民網 陳永整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