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穩、准、快”,醫生妙手讓女童破涕為笑

2025年09月07日09:3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不久前,來福建旅游的王女士一家在泉州的酒店房間裡休息,4歲的女兒甜甜(化名)在睡夢中翻身,不慎從床上跌落。

“當時孩子沒有大哭大鬧,我們檢查了一下覺得沒什麼事就繼續睡了。”王女士回憶道,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醒來后,甜甜突然大哭不止,喊著“右胳膊疼”,手臂完全抬不起來。按照原定旅游計劃,一家人結束當天在泉州的行程后將前往廈門,於是當天下午一家人就趕往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

拍片檢查后,急診醫生不排除有骨折的可能,保險起見,請了小兒骨科副主任醫師王承雲會診。王承雲仔細查看片子后,作出明確診斷:“骨折不明顯,很可能是橈骨小頭半脫位。”

此時的診室裡,甜甜還在大哭不止。經驗豐富的王承雲醫生沒有直接接觸患處,而是先從健康的左側肘關節開始檢查,讓甜甜逐漸習慣醫生的觸碰,同時拿出一個玩具小車給甜甜,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甜甜專注玩車的時候,在甜甜父親的協助固定下,王承雲將左手拇指按壓在甜甜橈骨頭上,右手抓住她的腕關節,稍加牽引力至小朋友的肘關節伸直旋后位,然后屈肘關節,隻聽“咯噠”的一聲彈響,“穩、准、快”地復位成功。

哭得撕心裂肺的甜甜立刻停止哭泣,破涕為笑,抬起手要爸爸媽媽抱抱。“太神奇了!”王女士激動地說,“我們糾結了一路,擔心得不得了,沒想到醫生幾分鐘就解決了問題。”

“橈骨小頭半脫位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俗稱‘牽拉肘’,通常發生在牽著孩子走路時突然用力或者穿脫衣服時用力過猛。”王承雲介紹,兒童的橈骨頭尚未發育完全,肘關節囊及韌帶相對鬆弛薄弱,受到外力牽引容易發生脫位。如果孩子哭鬧喊痛、不願抬手,一定要及時就醫,家長切勿自行拉扯或按摩,以免造成二次損傷。(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