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德蕉城:“網紅小菜”洋中糟姜的非遺傳承

2025年09月08日11:30 |
小字號

仲夏時節,走進寧德市蕉城區洋中鎮,家家戶戶的庭院裡陶罐成排,陣陣姜香扑面而來。洋中糟姜,這道因“爽脆辛香、開胃解膩”而聞名的地方小食,已被列入蕉城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姜香在空氣中彌漫,不僅是舌尖上的味覺記憶,更是這片土地上世代傳承的生活印記。

清洗新鮮子姜

清洗新鮮子姜

在自家的小院裡,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新娟正挽起袖子忙碌。她熟練地洗淨一籃籃新鮮子姜,晒姜、拌糟、壓實、封壇,一道道工序她做得細致而認真,隨著壇口蓋上木蓋,一壇夏天的香氣便被“收藏”了起來。

洋中糟姜的魅力,既在於它保留了姜的爽脆,又融入了酒糟的醇香,制作工藝看似簡單,卻對細節要求極高。選姜必須選用當年新出的子姜,新鮮飽滿、質地堅實,酒糟必須是當地釀造的老酒糟,香味才足,拌姜時手勁要適中,既不能太鬆,也不能太緊,最后的封壇,還要避開烈日暴晒,以保証發酵的純正,這樣的講究,讓每一片姜都浸潤著時間的味道。

打開一壇洋中糟姜,香味扑鼻而來。取出一片,咬下一口,脆爽的姜絲在口中炸裂,酒糟的微甜隨之緩緩彌漫,辛辣的尾韻緊隨其后,讓味覺產生一波連一波的回響。酸、甜、辣、香交織,形成多層次的體驗,讓人既開胃又解膩,尤其在夏季的餐桌上,更顯清爽宜人。

攪拌均勻

攪拌均勻

腌制子姜

腌制子姜

傳統技藝的傳承並非易事。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年輕人逐漸遠離“費時費力”的手工工藝,陳新娟卻反其道而行之,為這門技藝帶來了新的希望。她不僅把母親和長輩的經驗悉心學來,還主動請教老藝人,翻閱資料,記錄改良方法。“隻有先把老手藝學透,才能談創新。”她說。

在堅守古法的同時,陳新娟還嘗試與現代生活結合,開通了線上銷售渠道,把“非遺糟姜”推向電商平台,銷量一路攀升。如今,她的糟姜成了“網紅小菜”,不僅打開了銷路,也讓遠在他鄉的游子嘗到了久違的鄉愁。

密封發酵

密封發酵

對於未來,陳新娟有著朴實的願景:“我希望有一天,不論走到哪裡,說起洋中,大家都會想起糟姜的味道。”

從院落裡的陶罐,到年輕人手中的“非遺小袋”,洋中糟姜在堅守與創新中煥發新生,它不僅是一道地方小食,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寄托著洋中人的情感與鄉愁,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中,這股熟悉的姜香,正飄得更遠。(文/圖 黃子煖)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