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可通達全球150座港口、首次推出綠色評價體系……“絲路海運”助推國際經貿合作“揚帆遠航”

李唯一 林銘賢
2025年09月09日09:5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福建通過“絲路海運”航線網絡,與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高效銜接,廈門港、福州港逐漸向國際物流樞紐轉型﹔“絲路海運”跨境電商快線讓福建貨物2天直達東南亞﹔“絲路海運”天天班累計開行超2000列,構建起江西等內陸地區經福建前往海外的物流通途……

9月8日下午,第七屆“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在福建省廈門市開幕。論壇上透露,自2018年12月開行“絲路海運”以來,福建不斷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港口和航運業的交流與合作﹔以“絲路海運”為紐帶,投資和貿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取得明顯提升。

第七屆“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現場。人民網 李唯一攝

第七屆“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現場。人民網 李唯一攝

“目前,‘絲路海運’集裝箱航線累計開行突破2萬艘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超2400萬標箱﹔散雜貨航線貨物吞吐量超2700萬噸,貿易額約260億元人民幣。”福建省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志平介紹,“絲路海運”聯盟成員已發展至367家,涵蓋港口、航運、物流、貿易、金融、科技、法律等多元領域,真正實現了從“單點發力”到“生態共榮”的跨越。

福建省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志平在第七屆“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上發言。人民網 李唯一攝

福建省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志平在第七屆“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上發言。人民網 李唯一攝

作為我國首個以航運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平台,“絲路海運”被寫入“十四五”規劃。

近年來,“絲路海運”採取諸多措施推動港口數字化、信息化升級,推動國際貿易物流運輸擁有更智能的服務保障。比如,“絲路海運”開發並上線支線訂艙系統,累計處理艙單超10萬票,操作箱量超48萬標箱﹔推出氣象導航服務,助力航線平均優化率達30%,在安全基礎上實現路徑最短、速度更優、能耗更低﹔組建志願氣象觀測船隊,提升港口船舶通行效率近15%等。

站在新的起點上,如何推動“絲路海運”實現“更進一步”?

作為國際航運的重要組成部分,“絲路海運”積極順應綠色低碳發展這一趨勢。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何建中認為,新形勢下要實現國際港航業高質量發展,就要順應綠色低碳發展新趨勢,“既要抓好自身技術創新以應對挑戰,又要開展行業集成創新合作,促進航運業綠色化轉型駛入快車道。”

在這一方面,本屆論壇上已透露出初步探索——“絲路海運”綠色評價體系首次推出,將建立以綠色、低碳為核心的港航服務認証標准。“綠色評價體系積極響應‘雙碳’目標,於企業而言,將有助於提升企業競爭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於行業而言,將推動行業規范化、標准化。同時還有利於加強環保船舶投入、促進港口減污降碳設施建設。”上海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院長沙梅表示。

“絲路海運”推動我國航運“朋友圈”越擴越大。當天的論壇上發布了15條新增的“絲路海運”命名航線。至此,“絲路海運”航線總數達148條,可通達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座港口。

新增“絲路海運”命名航線發布。人民網 李唯一攝

新增“絲路海運”命名航線發布。人民網 李唯一攝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其帶來的機會和成果由世界共享。如今,沿著這一倡議,“絲路海運”以現代科技為舟、以開放包容為帆、以共贏理念為舵,可涵蓋航運、能源、制造、互聯網等多領域,已成為跨界型、綜合性的港航發展生態圈,真正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並續寫著“絲路海運”合作共贏的嶄新篇章。

“七載耕耘,碩果累累,‘絲路海運’不僅實現了航線網絡的持續拓展和服務能力的顯著提升,更在合作機制、標准協同、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逐步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物流服務品牌和合作平台,為促進全球港航貿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中國港口協會會長顧金山表示。

第七屆“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與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同期在廈門開幕。人民網 李唯一攝

第七屆“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與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同期在廈門開幕。人民網 李唯一攝

第七屆“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與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同期在廈門開幕。作為全球投資者深化務實合作的有效平台,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發揮了積極作用,“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與其同期舉辦,能夠更好地促進對話交流和貿易合作,進一步彰顯中國願同各方一道提高投資和貿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共創繁榮發展美好未來的決心。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