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金磚領航出海、數字賦能發展  廈門市湖裡區“九八”簽約碩果盈枝

2025年09月09日14:38 | 來源:廈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金磚領航出海 數字賦能發展

借“九八”這一國際盛會,湖裡區不僅展現了其日益優化的營商環境和資源集聚能力,更推動產業發展邁向集聚化、規模化和高效化新階段。圖為海上世界。

借“九八”這一國際盛會,湖裡區不僅展現了其日益優化的營商環境和資源集聚能力,更推動產業發展邁向集聚化、規模化和高效化新階段。圖為海上世界。  

  “九八”金鑰,再度開啟。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湖裡區以優越的營商環境和精准務實的招商政策結出累累碩果——本屆投洽會期間,全區省級簽約項目數3個,總投資85億元﹔15個10億元以上項目,預計總投資額達327億元。項目覆蓋智能終端與時尚消費、現代服務及貿易、人工智能及算力、金磚及出海等多個前沿領域,再次彰顯“投資湖裡”的強勁吸引力。

  以開放促發展,以合作謀共贏。今年來,湖裡區深入開展“黨建引領爭優爭先爭效、奮力拼搏奮勇爭先、大學習大調研大謀劃大攻堅”行動,以科技創新、數字賦能和區域協同為主線,以產業、投資項目“雙攻堅”激活投資動能,聚焦廈門市“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和湖裡區“3+2”重點產業方向,持續優化招商機制,推行“常態化走出去”與“高質量引進來”雙輪驅動,不斷夯實“大招商、招大商”的發展格局,已先后簽約中電太極、中電建華東設計等一批高能級項目、計劃投資近千億元。

  在數字中國峰會上,湖裡區簽約項目總投資額佔全市集中簽約項目總投資額的70%、佔全省近30%。在全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上,湖裡區簽約項目數、總投資額全市第一。截至目前,湖裡區經營主體總量突破30萬戶、全市第一。借“九八”這一國際盛會,湖裡區不僅展現了其日益優化的營商環境和資源集聚能力,更推動產業發展邁向集聚化、規模化和高效化新階段。

  潮起東南,商聚湖裡。此次簽約項目突出金磚國家合作、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科創平台培育等特點,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帶動性強的項目相繼落戶,將為湖裡區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中心城區提供堅實支撐。

  金磚引領 打造合作新高地

  簽約現場,企業代表與湖裡區代表雙雙落筆簽字、交換協議、握手致意,現場掌聲陣陣。每一次握手,都凝聚著合作的誠意﹔每一筆簽署,都勾勒出發展的藍圖。這些項目的成功落地,不僅是湖裡區招商引資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對湖裡一流營商環境投下的“信任票”。

  據悉,“九八”期間,湖裡區海上世界綜合提升(港產城融合)項目、道達爾能源投資項目、飛機及發動機高性能維修項目參加省級集中簽約活動。

  本屆投洽會期間,湖裡區圍繞東西部及山海協作、自貿、火炬、翔業等聯動,圍繞智能終端與時尚消費品、現代服務及貿易、人工智能及算力、金磚及出海項目、樓宇經濟、金融、總部及用地與文旅僑商等方向,促成百個億元以上項目與湖裡區牽手合作。

  這些數字背后,是一個個鮮活的企業故事,一次次堅定的投資選擇,一份份厚重的信任托付。

  “當初我們被湖裡的誠意所打動,如今我們與這裡共建共贏共成長。”太極智慧公司負責人常永山感慨地說,2023年以建設“金磚數字街區”為契機,遠在北京的央企中電太極集團與廈門市湖裡區開啟深度合作,企業成為“城市合伙人”並融入智慧城市建設與產業發展。

  湖裡區與中電太極集團的“雙向奔赴”可以說是金磚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縮影——借力廈門金磚創新基地核心區位優勢,湖裡區近年來積極拓展與金磚國家及“一帶一路”合作伙伴的合作,在跨境貿易通道建設、企業出海服務配套、國際技術協作對接等領域形成特色發展路徑,為外向型項目落地搭建了高效橋梁。此次促成一批覆蓋智能終端、軟件信息、商貿、智能制造、醫療健康、新能源等領域的項目簽約,將進一步推動區域國際合作能級提升與產業全球化發展。

  其中,億聯網絡項目將建設智算中心,強化AI算力服務能力並輻射海外﹔天基宇航項目擬設衛星制造與數據應用國際總部,拓展航天領域海外賽道﹔沙特拉赫杰項目計劃打造中阿建材跨境供應鏈平台,帶動出口貿易增長﹔還有福立新能源上市並購平台、金磚+企業出海服務平台等項目,這些項目分別聚焦新能源企業出海服務、全鏈條出海支撐、醫療裝備國際化、金磚合作樞紐建設等方向,覆蓋貿易、服務、產業、載體等多元領域,將全面強化湖裡區金磚合作紐帶作用與企業出海服務能力,助力構建國際化產業生態。

  要素匯聚 鑄就興業強磁場

  幾天前,一場與印尼開展能源、環保跨境合作的產業活動在郵輪母港片區海上世界D座舉辦。今年來,這棟臨港面海的寫字樓已經承接35場國際交流活動,生動詮釋了湖裡區建設航運要素產業園的創新實踐。

  湖裡區聯合省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廈門港口管理局、自貿委四方承接建設全市乃至全省首個航運要素產業園,已吸引寧德時代、中遠海運、谷歌跨境電商加速中心、雨果跨境選品中心、金磚出海總部區等21家龍頭企業及服務機構,未來將匯聚海量航運產業資本要素和服務保障機構。更難得的是,政府推動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落戶海上世界,形成以商促法、以法融商的商法融合。

  這項創新舉措帶來的改變立竿見影:來自俄羅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多家國際企業相繼落戶。招商蛇口的企業負責人范鵬翻開最新統計報表:“目前海上世界已集聚85家涉外法務機構,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僅2024年就完成涉金磚國家合約標的額17億元、‘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合約標的額123億元。”

  湖裡是產業、資本、人才、創新與人氣匯聚的“強磁場”,是企業家成就事業的“好聚處”。

  這裡產業集聚。湖裡現擁有超4000家外資企業,52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1600余家台資企業。國貿、象嶼等世界500強企業總部,DELL、宸鴻、億聯網絡、寧德時代、百威等產業龍頭企業集聚,全市首個供應鏈協會也落地在湖裡。

  這裡資本集聚。廈門首個“市級基金小鎮”——廈門古地石基金小鎮,累計招商入駐基金投資類企業超350家,注冊資本近600億元﹔自貿國際基金港匯聚15隻基金及1個基金池,總規模381億元﹔設有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支持體系,區產業引導基金參投7隻優質子基金,規模147.8億元,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杆作用,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壯大重點產業,培育新興產業。

  這裡人才集聚。具備國家及省高層次人才等1016名﹔針對各類優秀人才出台住房保障12條措施,提供保障性租賃房、人才公寓超2萬套﹔全市首創“雁來公寓”為來廈高校畢業生、實習生提供免費入住,圍裡公寓在全市率先實施“一張床”免費住宿政策,讓大學畢業生留下來﹔打造8個社區勞動綜合服務基地,全市數量最多、功能最強,就近為企業解決用工難題﹔建有全國首個“數字工匠”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基地,助力企業在數字化浪潮中加速前進。

  這裡創新集聚。制定實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政策措施32條,安排扶持資金較往年翻番至3億元﹔近年來,國家“芯火”雙創基地、清華海峽研究院、中電科新質智造創新基地、國家鎢材料研發中心、華中科大智能感知實驗室、嘉庚實驗室科創產業加速器等創新平台相繼落地﹔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高達70%,增加值總量及佔比均位居全市首位。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1.2件,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68家、專精特新企業196家、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6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20家。

  這裡人氣集聚。推動文體旅商深度融合,沉浸式文旅商綜合體嶼見閩南開業運營,打造“郵輪母港+海上世界+閩南文化”IP矩陣﹔今年1—7月,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230萬人次、同比增長27.7%,旅游總收入186億元、同比增長21.1%。湖裡區出台促進文化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對文化產業園區、影視產業平台、音樂產業基地、影視文化產業活動、演藝活動、文化產業人才等給予獎勵。

  服務提質 釋放市場新活力

  “沒想到,真的沒想到!”在8日舉行的“廈門湖裡·銀川永寧·龍岩連城”聯合招商推介活動現場,凱輝基金合伙人陳斯琪連用兩個“沒想到”表達驚喜——“在湖裡注冊一家SPV平均隻需1—2天,這速度比北上廣深還快﹔ODI備案時間也比其他地區縮短近一半。”湖裡用實實在在的“速度”與“溫度”,讓企業落地無憂、發展有力。

  湖裡區的政策制定,始終圍繞著企業“需要什麼,努力給什麼”的目標,為企業核心訴求量身定制並推出專項舉措,提供的不單是政策,而是落地發展的解決方案。

  服務,量身定制。今年來,湖裡區出台11個產業扶持政策,為金融企業量身定制金融服務和獎勵措施,全市率先出台支持資本市場、金融業等發展措施,轄區境內外上市企業和新三板挂牌企業共計36家,境內上市企業佔全市四分之一,推動國內首隻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家級科創母基金——中金啟元二期科創母基金、全省第一隻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子基金——經緯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紛紛落戶。

  發展,全程指導。根據企業行業、規模、發展階段等情況,湖裡區全面梳理涵蓋全行業、多領域的扶持政策,根據政策申報條件,協助企業開展未來兩年的業務規劃部署,已為重點服務企業提供個性化政策服務包及規劃方案294份。

  政策,免申即享。507個涉企服務事項100%全程網辦,所有政策均通過統一平台發布,實現惠企政策100%線上申報,實現一鍵匹配,可免申即享。湖裡區還強化政策激勵,建立招商項目綜合效益評價機制,今年來,累計兌現各類企業扶持8.2億元。(文/記者 陸曉鳳 庄筱婧 通訊員 林東玲 圖/湖裡區提供)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