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果園”奏響“振興曲” 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助力特色農產豐收

金秋九月,行走在八閩大地,空氣都彌漫著果香。從晶瑩剔透的莆田龍眼,到一口爆汁的福安葡萄,再到挂滿枝頭的平和蜜柚……閩果香甜的味道蘊藏著產業振興的共富密碼。
立足山海特色做強“水果產業鏈”,福建鋪展出鄉村振興新圖景。在這背后,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因地制宜優化涉農金融服務,書寫著“小果子”撬動“致富鏈”的建行故事。今年以來,該行累計發放普惠型涉農貸款422億元,惠及涉農相關主體近4.5萬戶。
“鏈上”服務,蜜柚“圈粉”海內外
作為全國最大的柚類生產基地縣和出口基地縣,福建平和縣年產柚子約220萬噸,全縣90%的農業人口從事種植、加工、銷售等涉柚產業,串起超100億元的產業鏈。
然而,蜜柚產業周期性資金需求顯著,分散經營模式制約產業規模化高質量發展。為此,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從產業鏈破題,通過聯動當地村委、蜜柚產業協會以及核心企業,深度對接蜜柚產業上下游主體,定制“全生命周期”金融產品組合,涵蓋信貸支持、支付結算、財富管理、平台服務等多個領域。
例如,針對平和柚農量身定制的便捷助農貸款,只要農民家裡有種植一定數量的蜜柚,無不良征信,不用抵押,均可提出申請低息的普惠貸款,用於從事蜜柚種植需求,如購買生產資料、農機、農技服務等﹔針對收購、銷售蜜柚的經銷商,適配智慧收單、商戶雲貸等多元化金融產品﹔針對深加工的蜜柚企業,提供中長期的小微快貸、廠房快貸、善科貸等資金支持,助力柚企轉型升級。
漳州市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受益者。該企業立足現代農業綜合體的定位,通過採用統一的種植管理技術及服務,把傳統的蜜柚產銷模式創新為訂單式的、集“種植、採購、加工、銷售”一體的服務新模式。今年是蜜柚採摘和外銷“大年”,公司海外訂單大幅增長,蜜柚採收及設備升級迫在眉睫,而這些都需要資金。建行漳州平和支行深入調研評估企業上下游產業鏈及訂單需求,第一時間投放“小微快貸”180萬元,助企業及時接住訂單,讓平和蜜柚從田間地頭走向海外市場。
精准送“貸”,種出“甜蜜”好日子
“看這顆清語橙,個頭比去年大了不少,這多虧了建行的資金支持。”三明將樂縣清語農場負責人蔡女士用80萬元貸款承包了新田,升級了大棚,“以前跑銀行,抵押、擔保、跑手續,現在果園、土地合同這些數據都能變成資金流,利息還便宜。”
在三明將樂縣,不少橙農存在資金需求來得急、要得猛,但傳統貸款因抵押難、手續繁、放款慢導致錯失農時的問題。建行三明分行針對果農數據積累不足,組織“張富清金融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整合種植規模、農業保險、交易流水等多維數據,通過“產業畫像+批量授信”為果農定制融資方案,幫助像蔡女士一樣的果農解決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
放眼八閩,“建行藍”助力福建特色農產出圈的故事還有很多。在龍岩,建行主動對接當地特色農業合作社,為其提供低成本、中長期的惠農資金,助力企業實現一年四季果蔬飄香,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在寧德,建行依托“建行生活+善融商務”平台延伸服務觸角,幫助果農果商免費入駐,適配代金券、滿立減等優惠活動,讓更多的農戶趕上“新質”風景。(江小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