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率先推行“社保規劃師”、零工平台全省覆蓋……“十四五”期間福建人社出了哪些“招”?

2025年09月09日16:5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福州9月9日電 (記者林盈、實習生鄭舒塵)推出“社保規劃師”服務、推進“網約式”零工平台覆蓋全省、開展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專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期間福建省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總體情況。

發布會現場。實習生 鄭舒塵攝

發布會現場。實習生 鄭舒塵攝

會上介紹,“十四五”以來,福建以促進就業、健全社保、提升技能、集聚人才、增加收入、促進和諧為主要抓手,全方位推進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穩就業方面,福建以就業優先為導向,推動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聯動、服務精准、管理科學的“一盤棋”聯動體系。出台“一攬子”政策措施,統籌近30億元用於援企穩崗,籌集80多億元就業補助資金支持就業創業。五年間,福建全省城鎮新增就業累計237.54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72.64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打通公共就業服務“最后一公裡”,福建正推進“網約式”零工平台建設,利用大數據分析,智能匹配、定向推送、撮合交易,成功匹配度超75%,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截至2025年7月底,全省已建成線上零工平台10個,線下零工驛站1077家,服務覆蓋所有縣(市、區)。

在社會保障方面,福建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省級統籌。為破解群眾對社保政策“看不懂”、待遇“算不清”的痛點,福建在全國率先推行“社保規劃師”服務。160名社保規劃師經過系統培訓,在全省88個社保經辦機構專設的“社保規劃服務專窗”,提供“政策解讀+智能測算+個性化規劃”服務。今年5月份,運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術的“AI社保規劃師”上線,已為群眾提供5萬多次專屬問答服務。

在人才隊伍建設上,福建一方面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更好解決結構性矛盾,全面推行“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項目化培訓模式,建成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53家(次),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54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805個,以及10個技師學院職業訓練院、20個職業技能提升實訓基地、30個產業鏈頭部企業實訓基地。

另一方面,加強專技人才隊伍建設。根據產業發展需求,福建引進緊缺急需人才3157人﹔開展“人才福建周”活動,組團赴省外開展系列人才招聘,實施海外優秀青年人才來閩交流合作試點專項﹔推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139人,遴選“雛鷹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47人,設立博士后“兩站一基地”478家。

不拘一格用才,福建還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人事管理改革試點,並在新興職業、特色產業領域增設28個職稱專業,實施職稱評審“直通車”制度,對用人單位下放職稱評審權。目前,全省專技人才達326萬人,其中高級專技人才32.3萬人﹔技能人才達761.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62.6萬人。

在勞動保障方面,“十四五”期間,福建不斷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出台了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十五條措施,開展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推動各地成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中心。

深化“仲裁+X”協作機制建設,成立調解組織4659個、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中心54個。建成35個數字仲裁庭,為當事人提供“雲申請”“雲調解”“雲庭審”服務。五年來,共處理爭議案件31萬多件,八成以上爭議終結在調解仲裁階段。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