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福建省分行: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助力中國企業共享“一帶一路”發展新機遇

人民網廈門9月9日電 (記者陳藍燕)9月8日至11日,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投洽會”)在廈門舉辦。會議期間,第七屆“絲路海運”金融專題論壇同步召開,論壇聚焦金融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核心支撐作用,深入探討如何通過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助力中國企業穩步“走出去”,攜手共享“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新機遇。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王曉卓出席投洽會,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詹擎作為主辦方代表在金融專題論壇上發表致辭。
第七屆“絲路海運”金融專題論壇召開。人民網記者 陳藍燕攝
作為論壇主辦方之一,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以高水平、綜合化的金融服務能力,全面深度參與論壇各項籌備與執行工作,為中國企業順利拓展海外市場提供堅實保障。
自2018年首航以來,“絲路海運”航線網絡不斷拓展,目前“絲路海運”命名航線共有148條,通達48個國家的150座港口,聯盟成員367家,逐步形成港航貿全產業鏈服務體系,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標識。
以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為指引,聚焦“絲路海運”,積極推進港航貿一體化實踐。詹擎在致辭中表示,作為“絲路海運”發展的見証者與深度參與者,中國銀行深刻感受到這一平台蓬勃的發展活力與廣闊的未來前景。回溯發展歷程,中國銀行自1912年創立之初,便肩負起服務國家戰略、支撐對外開放的重要使命,如今已成為中國全球化與綜合化程度領先的銀行,在境內外64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依托這一覆蓋全球的服務網絡,中行在跨境結算、貿易融資、國際清算、離岸金融等領域形成了獨特且突出的優勢。
據悉,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深耕八閩大地已逾百年,始終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力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在港口物流升級、跨境金融創新、綠色金融推廣、普惠金融落地等關鍵領域,福建中行持續開展實踐探索,為地方產業發展與國家戰略落地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隨著“絲路海運”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金融服務在其發展中的賦能作用愈發凸顯。會上透露,中國銀行將從多維度發力,為“絲路海運”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金融動能。
為響應“絲路海運”全鏈條協同發展需求,中行將優先織密協同合作網絡。以“絲路海運”聯盟為紐帶,深化與港口運營、航運運輸、物流服務等領域企業的合作,搭建高效便捷的銀企對接新平台,推動金融服務從單點突破向供應鏈、產業鏈、服務鏈全鏈條覆蓋延伸,形成多方聯動的合作格局,讓金融服務滲透到“絲路海運”的每一個節點。
在夯實合作網絡的基礎上,中行還將聚焦金融服務供給的持續創新。依托跨境金融與數字金融領域的雙重優勢,持續推廣“中銀全球撮合”“跨境撮合雲平台”等特色服務﹔同時加快供應鏈金融、綠色金融等領域的產品創新,構建“投、貸、債、匯、保”一體化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精准匹配“絲路海運”全場景需求。
隨著合作網絡與創新服務逐步落地,構建產業生態共同體成為深化發展的重點。中行將加速推進與全國港航領域核心客戶的系統互聯互通,助力龍頭企業整合上下游資源,推動區域內物流、貿易、金融要素深度融合,攜手打造互利共贏、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共同體,通過要素聚合與資源共享,凝聚“絲路海運”產業鏈各方發展合力。
“‘絲路海運’作為新時代下的創新實踐,正為全球港航貿領域合作注入全新活力。”詹擎強調,“中國銀行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務實的舉措,與各方攜手拓展合作空間、強化要素聯動,助力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共同開創‘絲路海運’互利共贏、合作共進的嶄新局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