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長泰:“三關”賦能技能培訓 “播”出就業新機遇

小屏幕打開大市場,新技能引領創業路。
近年來,在漳州市長泰區,一批學員借助馬蘭花創業培訓實現轉型,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
據統計,2025年以來,長泰區人社局已成功舉辦3期培訓,累計培育86名掌握短視頻拍攝、直播帶貨與AI應用的電商創業人才,有效提升就業“軟實力”。
突破“技術關”,練就“賣貨能手”
長泰區人社局緊扣“數字技能+產業應用”雙核心,科學設置培訓課程,涵蓋短視頻拍攝與剪輯、直播帶貨實戰、AI工具應用等多個模塊。
培訓不僅講授短視頻構圖、直播話術設計、粉絲互動技巧等內容,還創新引入AI應用教學,指導學員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文案、優化圖片、分析數據,切實提升電商運營實效。
參訓學員紛紛表示,“課程實實在在,教我們用AI宣傳長泰農產品,都是馬上能上手用的真本事。”
打通“實踐關”,塑造“創業信心”
為解決學員“不敢創、不會創”的難題,長泰區人社局組織的培訓採取“課堂即戰場”的沉浸式教學方式。講師不站講台,就蹲在學員身邊,現場演示短視頻拍攝和直播全流程,將專業知識拆解成可操作、易模仿的環節,並組織學員分組模擬直播帶貨,通過角色扮演、案例復盤、互動研討等方式,增強實戰體驗。
學員在模擬中學習,在實操中提升,逐步消除對電商創業的陌生感和畏難情緒。不同行業學員還在交流中互學互鑒,資源互補,為后續創業與合作奠定基礎。
破解“持續關”,成就“長效增收”
長泰區人社局建立學員跟蹤服務機制,借助微信群、定期回訪等多種方式,為學員提供“不斷線”的創業支持。
針對他們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運營、物流、資金等各類問題,長泰區人社局及時提供專業指導、資源對接和政策幫扶,有效助力破解創業難題。通過“培訓+服務”這種模式,幫助學員將所學技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增收成果。
不少學員通過短視頻和直播打開了產品銷路,如砂仁經銷商開始布局線上渠道,小吃店主實現門店客流量增長30%,真空包裝小吃月銷超百單。數字技能正助力地方特色產品成功“出圈”,為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增收。
這朵綻放的“馬蘭花”,正是長泰區持續推進職業技能培訓的一個縮影。今年來,長泰區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8期,吸引282人參加培訓,累計補貼職工技能提升377人次,發放補貼51.766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進一步擴大培訓覆蓋面,優化跟蹤服務機制,幫助更多勞動者掌握新技能、拓展新領域。”長泰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蘇海森 蔡杰龍 沈欽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