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投資新熱土、興業新高地  廈門翔安今年投洽會累計對接項目超1000億元

2025年09月10日17:21 |
小字號

“9·8”金鑰匙緩緩開啟,世界再度將關注的目光,聚集中國,聚焦廈門。

22年砥礪奮進,廈門翔安地區生產總值從23億元躍升至950億元、增長39倍,財政總收入從1.2億元增至115億元、增長98倍。今年上半年,翔安區GDP以8.9%的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連續三年半穩居全市增長榜首。

臨空面海,翔安追風斬浪﹔產城融合,翔安馭風前行。

作為廈門跨島發展的主陣地,翔安以“四核驅動”的產業優勢加速沖刺千億規模經濟強區﹔以多區疊加集大成者的區位優勢迎接四海賓朋。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簡稱“投洽會”),翔安開竣工項目20個,總投資386億元﹔累計對接項目超1000億元。其中,省級簽約項目3個,總投資200億元﹔區級上台簽約項目44個,總投資304億元,項目涵蓋新能源新材料、航空維修、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高質量發展動能強勁。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篇重要關口,翔安區搶抓機遇,以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環境提升為抓手,統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努力奮斗。

產業迭代

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澎湃

9月5日,第二十五屆投洽會廈門團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暨時代高性能鋰電池項目開工活動在翔安區舉行。

該項目位於同翔高新城翔安片區,規劃建設產能80GWh的全智能化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線,總投資160億元,達產后年產值超400億元,將繼續壯大翔安乃至全廈門新能源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實現能級躍升。

新能源新材料是翔安區的優勢主導產業,也是近年來全力打造的“4+3+3”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對這一產業鏈條的持續補鏈、延鏈、強鏈,體現了翔安區對產業發展大勢的深層次把握。

近年來,翔安新能源產業增長。去年,協鑫儲能全球總部落戶翔安,企業看中的不僅是連片開發空間,更是臨空經濟片區與同翔高新城雙核驅動帶來的產業協同機遇。項目規劃的10GWh儲能生產基地,將依托翔安港與城際鐵路R1線的立體交通網絡,實現“儲能系統軟硬件一體+綜合能源服務”的全國布局。今年8月,同樣位於翔安的中創新航三期二階段智能化產線沖刺封頂,規劃年產能20GWh,預計新增產值超百億元。隨著中創新航高性能鋰電池、協鑫儲能全球總部等核心項目密集落地,翔安在新能源電池材料、電芯制造等關鍵環節業已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效應,一條覆蓋上游材料、中游制造及下游產業的高端產業鏈加速成形。

優勢產業迭代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則提前布局,搶佔產業高地。

逐夢深藍、深海,海洋科技、深海空天開發等前沿領域,代表著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本次簽約落地翔安的鼎翔盛能源及空天裝備、元之道海洋生物、同舟縱橫分離材料等項目,凸顯了翔安超前的戰略眼光。

“‘十五五’期間,將繼續圍繞‘4+3+3’現代化產業體系,做優做強優勢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特色重點產業,加快突破新興潛力產業,加速形成一批超500億、1000億的產業鏈,打造廈門東部產業新高地。”翔安區科技和工信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優勢疊加

產城融合框架全面拉開

“翔安區位於廈門正東方向,地處廈漳泉金幾何中心,對金對台的橋頭堡,可以說是廈門多區疊加優勢的集大成者。”9月8日,投洽會翔安區簽約大會儀式上,翔安這樣向海內外客商推介翔安的區位優勢。

作為以工業立區、產業強區的翔安,四大優勢主導產業均已在北部實現集聚。通過積極建園區、引龍頭、鑄鏈條,翔安先后引進多個百億級項目,形成了3條500億級的產業鏈,並成為全省最大的光電產業基地,全市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連續5年入圍“中國工業百強區”。

區位優勢的兌現,正隨著重大基礎設施的落地加速顯現。8月30日,廈門翔安國際機場南北跑道全線貫通,預計明年3月校飛,明年底正式通航,屆時旅客吞吐量將達4500萬人次,彰顯翔安位於廈漳泉金的核心區位優勢。劉五店港區1—5號泊位陸域工程已先行動工,“十五五”期間預計將建成年吞吐量400萬標箱的重要集裝箱碼頭,支撐廈門港口新的高質量發展。

同時,創新資源也正加速匯聚。東部片區已形成科研機構、科創平台林立的發展態勢,包括廈大翔安校區、環廈門灣科創原創區、廈門科學城蓮河片區、環廈大科技創新圈、全省唯一的省級海洋高新區,諸多產業空間蓄勢待發,眾多招商平台運作如火如荼,創新活力持續迸發。當前,翔安區域內已集聚21家國家級科研平台、9家省級及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省級創新實驗室和35家企業技術中心,推動鷺江創新實驗室、集大海工裝備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挂牌成立,形成“國家級+省級+企業級”多層次創新平台矩陣。

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的深度融合,更讓翔安的宜居宜業屬性不斷升級。如鳳翔新城片區,隨著廈門奧體中心和國博中心投用,配套快速完善,人氣集聚爆棚,已成為翔安產城人緊密融合標杆。

臨空面海、科創加力、四核驅動。昔日風頭水尾的翔安,如今展翅翱翔,奮楫揚帆逐浪高,正勇立時代潮頭,開創發展新局。

要素集聚

蓄勢賦能產業高地崛起

領跑者氣質顯現,源於資源要素集聚、產業體系完善、政策優惠利企的多重優勢。

8日的簽約儀式上,翔安聘任20名企業家作為投資顧問,都是各個領域行業內的佼佼者。投資顧問黑蟻資本創始合伙人何愚說:“獨特的區位優勢,用心用情的招商和投資環境,快速高效的助企利企舉措,一流的營商環境和優惠政策,都吸引著全球客商選擇翔安,鐘情翔安。”

“事前服務”機制,由專業團隊為企業提供許可証辦理前置指導,有效降低企業后期整改成本﹔創新設立的企業窗外事項服務機制,啟用半年來已受理企業訴求153件,滿意率100%。

政務流程簡化,營商環境優化,資源要素集聚,讓海內外客商紛至沓來,投資翔安。

“新成立翔安飛創社,主動擁抱高校資源,讓‘實驗室裡的創新’能快速轉化成‘生產線上的產業’,確保優質項目、高端人才、創投資本能向翔安加速匯聚。”翔安創業投資公司負責人說。

“飛創社”啟動儀式上,簽約首批入駐基金和首批入駐孵化項目共12個,涵蓋商貿、軟件信息、醫療器械、基金等多個領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而基金矩陣成為最大亮點,光大控股海洋基金項目、農銀AIC基金項目等紛紛落地,將為翔安的海洋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提供強大資金支持。

人才是第一要素。通過實施“群英領翔”計劃,今年翔安新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56人,總數達848人﹔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5家,總數達566家﹔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24家,總數達284家﹔3家企業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形成“頂尖人才+科技企業+創新成果”的良性循環。

發展空間關系發展后勁。“作為全市最具活力、最具潛力、最具投資力的熱土藍海,我們擁有最多的土地空間資源,包括5成新增用地、3成規劃用地,可連片開發利用面積全市最大。”翔安區委書記李毅表示,今天的翔安,正處在大有潛力、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誠邀廣大企業家共享翔安發展機遇,共創輝煌。(許燕妮 葉曉菲 朱毅力)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