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崇德向善、文明幸福的美好家園” 廈門發布“新辦婚喪禮俗 弘揚文明新風”倡議書

人民網廈門9月13日電 (記者張萌)12日,中共廈門市委文明辦、廈門市民政局、廈門市農業農村局聯合發布“新辦婚喪禮俗 弘揚文明新風”倡議書。此舉旨在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倡導文明節儉、綠色和諧的婚喪禮俗新風尚,在共同踐行婚喪禮俗倡導性標准的同時,以實際行動移舊俗、除陋習、樹新風。
全文如下:
各有關單位,廣大市民朋友:
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倡導文明節儉、綠色和諧的婚喪禮俗新風尚,我們結合實際制定了廈門市婚喪禮俗倡導性標准,供廣大市民參考踐行,並發出如下倡議:
倡導婚慶婚俗新辦
一是提倡彩禮適度。主張婚戀自由,抵制高價彩禮,彩禮一般不超上年度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倡導彩禮用於支持新婚家庭建設。
二是抵制大操大辦。單方婚宴規模不超過20桌,雙方合辦的不超30桌。各區、鎮(街)、村(居)根據當地經濟收入、村規民約等實際情況確定宴席菜金倡議標准(原則上島內酒店宴席菜金不超過5000元/桌,島外酒店宴席菜金不超過4000元/桌,自辦宴席每桌菜金不超過2500元),倡導使用普通煙酒,避免鋪張浪費。
三是倡導儀式從簡。不租借豪華婚車,不大搞婚慶裝飾布置,不聘請文藝歌舞表演,不大規模燃放煙花爆竹。鼓勵以公益婚禮、集體婚禮、旅行婚禮等形式辦理婚事。四是抵制婚鬧陋習。弘揚優秀傳統婚俗文化,自覺抵制低俗婚鬧,惡搞新人等陋習。
推行喪葬禮俗簡辦
一是縮短治喪時間。非特殊原因,提倡治喪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天。
二是倡導厚養薄葬。生前給予老人充分的關愛、陪伴和物質保障。辦理喪事時,控制隨禮標准,非親人員隨禮不超過100元。
三是嚴禁妨害公共秩序。城市社區全面禁止搭建靈堂、靈棚,鄉村治喪活動在集中治喪點進行,嚴禁佔用廣場、公園、道路等公共場所等。不搞封建迷信,不進行低俗文藝表演。
四是堅持依法殯葬。全面推行火葬,提倡生態安葬,不建豪華墓、活人墓,嚴禁二次土葬。五是文明綠色祭祀。大力提倡鮮花祭掃、植樹祭掃、網上祭掃等低碳環保的方式祭掃,不在禁火區域焚燒紙錢、拋撒冥幣。
提倡日常習俗簡辦
一是神佛事、民俗日等活動程序從簡,不舉辦封建迷信活動,不擺大規模筵席。提倡傳統民俗活動與現代文藝活動相結合,推動民俗日轉為文化活動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不借升學、升職、喬遷、滿月、生日、參軍入伍等事宜之機請客斂財,倡導以家庭團聚形式慶賀。
三是日常賀喜提倡以“一束鮮花、一個電話、一條信息、一句問候”等方式表達心意、增進感情。不贈送或收受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禮品、禮金。
文明新風,你我共育﹔幸福生活,全民共享。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踐行婚喪禮俗倡導性標准,以實際行動移舊俗、除陋習、樹新風,共建崇德向善、文明幸福的美好家園!
中共廈門市委文明辦
廈門市民政局
廈門市農業農村局
2025年9月12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