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黨建調研行︱讓新就業群體感受到“家”的溫暖

陳藍燕 李唯一 楊灝昱
2025年09月16日14:1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日,人民網黨建調研行走進福建,首站聚焦高質量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挖掘可復制、可推廣的好故事、好經驗。

“林姐,今兒也來錦裡公園散步啊?這剛修的步道走起來就是舒服。”傍晚時分,廈門市海滄區海滄街道錦裡村的新居民小陳,在公園的入口處碰上了房東林華敏。

“可不是嘛!公園裡還添了健身器材,出門活動不愁好去處啦。”林華敏笑呵呵地接話。

在錦裡村煥然一新的錦裡公園裡,常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新錦裡人悠閑漫步。在公園的開闊廣場上,一支20余人的廣場舞隊伍每天傍晚登場,成為“新老融合”的生動注腳——隊伍裡既有說著地道鄉音、熟悉每一條村巷的本村群眾,也有帶著不同地域口音、扎根於此的新錦裡人。

錦裡公園成為新老錦裡人生活休閑好去處。中共海滄區委社會工作部供圖

錦裡公園成為新老錦裡人生活休閑好去處。中共海滄區委社會工作部供圖

錦裡村北接海滄信息產業園,南鄰海滄港區,四面鄰干道,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村裡流動人口1萬余人,也就是“新錦裡人”,以集成電路產業園區產業工人、港區配套產業工人佔比突出。其中,住在村裡的1200余名集卡司機,作為區域物流運輸的重要力量,更成為錦裡村開展城中村現代化治理的關鍵服務對象。

“這些新就業群體的服務保障與治理融合成為村黨委重點攻堅的課題。我們始終將這一群體的服務保障放在首位,讓大家在村裡住得安心、過得舒心。”錦裡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林漢藝說,“做好這項工作,既是對新就業群體的貼心關懷,更是我村服務周邊產業發展、為區域產業建設貢獻力量的關鍵舉措。”

那麼該如何破題?黨建引領是關鍵。

人民網黨建調研團一行走進廈門市海滄區。人民網 李唯一攝

人民網黨建調研團一行走進廈門市海滄區。人民網 李唯一攝

在中共海滄區委社會工作部的牽頭指導下,錦裡村黨委以黨建引領,迅速搭建多方溝通平台,召開“錦鄰議事會”,新錦裡人也常常是受邀參會對象。

“錦鄰議事會”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如,針對部分新錦裡人提出的子女上學出行難問題,在該會上,錦裡村黨委、海滄區住房和建設交通局、公交公司三方圍繞學生上學出行的高峰時段、路線覆蓋、現有班次缺口等核心問題展開深入研討,確定“增加高峰公交班次”的具體解決方案,以實際行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錦裡村黨委聯合多部門協同議事、高效解民憂,除了“錦鄰議事會”這一機制,還探索依托9個網格分別成立服務工作組。“針對集卡司機,我們有網格群,安排專人管理,定時收集各個網格群裡司機在住宿、飲食、出行、就業、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分類整理后及時反饋解決。每周對各群問題匯總分析,針對高頻問題制定專項解決方案。”林漢藝說。

在錦裡村,不僅是集卡司機,還有“卡嫂”(集卡車司機家屬)和快遞員、外賣小哥及周邊產業員工等同樣受到優待。

比如,村裡設置了“零工驛站”幫助“卡嫂”就業,提供“娘家人”般的關懷幫扶,聯合海峽人才市場為“卡嫂”推薦工作崗位,目前成功實現50余人次就業。

新錦裡人孟女士說:“以前總覺得在‘暫住’,現在不管是辦事、找服務,還是參與村裡活動,都跟本地居民沒差別,這種‘不被區別對待’的溫暖,讓我們真的有了‘家’的感覺!”

“現在村裡經常邀請我們參加‘錦鄰議事會’,讓我們提建議,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再是‘外人’!”新錦裡人劉女士表示。

錦裡村黨委通過黨建引領服務新就業群體,不僅讓新就業群體感受到“家”的溫暖,更激活了基層治理的新動能,實現“服務-認同-共治”的良性循環。

林漢藝介紹,截至目前,以“錦鄰驛站”為載體,累計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息、充電、熱飯、閱讀學習及開展相關活動服務等基礎服務,超千人次﹔通過協調增開公交、引入義診、暑期托管、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等,解決“出行難、就醫難、帶娃難”等痛點,新就業群體對村庄的認同感、歸屬感顯著提升。

錦裡村裡也有“村晚”。中共海滄區委社會工作部供圖

錦裡村裡也有“村晚”。中共海滄區委社會工作部供圖

“增強新就業群體對本地文化的認同,讓‘異鄉人’變‘自家人’,這是實現長效治理的靈魂。”林漢藝娓娓道來,“錦鄰議事會”讓新就業群體直接參與城中村治理,婦聯活動吸引“卡嫂”加入婦女互助會……新就業群體從“服務對象”轉變為“治理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據了解,長期以來,城中村面臨基礎設施薄弱、安全隱患突出、社會治理能力滯后等問題,導致矛盾糾紛易發多發。

為破解這一難題,海滄區持續推進城中村治理升級,錦裡村是該治理的縮影。2023年至2024年,海滄區已有9個村納入“城中村”現代化治理范圍﹔2025年,又將有4個村加入治理清單。2024年在廈門全市城中村現代化治理晾晒考評中,海滄區獲評優秀,其中錦裡、貞庵、鰲冠、霞陽、祥露均取得“優秀”檔次﹔此外,貞庵、霞陽、鰲冠入選廈門市10個樣板示范村,“貞庵村大物業管理”“祥露社區空間騰挪及歷史違建處理”“霞陽產業替代升級”經驗入選廈門市10個典型經驗亮點。

“從‘暖心服務’到‘共治共享’的跨越,是朴素的追求。”中共海滄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說,“這些年,海滄區持續探索黨建引領城中村現代化治理的新路徑,推動城中村空間布局更加優化、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產業發展更加興旺、人居環境更加優美。”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