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儲能之約 點亮零碳未來
——二〇二五世界儲能大會側記

大會開幕式上,共有18個項目簽約,計劃總投資245.8億元,涵蓋新型電池、新型儲能、新材料、零碳園區等領域。
外籍嘉賓在認真聽取大會成果發布。
外籍嘉賓在認真聽取大會成果發布。
來自全國各地的儲能企業紛紛展示自己的前沿技術與創新成果,吸引與會嘉賓駐足了解。
2025世界儲能大會組委會舉辦“零碳航行”特色活動,邀請嘉賓搭乘電動船舶前往蕉城區三都澳察看微電網示范項目。孫伏明 攝
9月17日上午,2025世界儲能大會在寧德開幕。
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亮相新博會。
金秋九月,東海之濱的福建寧德再次成為世界能源領域的焦點。9月16日至18日,2025世界儲能大會在“中國新能源電池之都”寧德召開,來自政府部門和產業界、學術界的權威代表,以及柬埔寨、加蓬、南非、德國等20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嘉賓,圍繞“儲能新紀元 零碳啟未來”主題,共同探討儲能產業發展的新路徑、新技術、新機遇,勾勒全球零碳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
寧德 再聚首
世界儲能大會作為工信系統批准的國際級行業盛會,已第三次落戶寧德。這座陸地面積僅1.35萬平方公裡的沿海城市,何以屢次吸引全球目光?
答案藏在寧德的產業布局中。十幾年前,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滿懷對家鄉的深情,在閩東大地播下新能源的火種。多年來,寧德堅持以“龍頭壯大、鏈條延伸、場景拓展、融合循環”為路徑,構建了原材料—電池—新能源汽車—拆解提取原材料的全閉環發展模式。如今,這裡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研發生產基地,儲能電池市佔率達36.5%,連續4年位居全球第一,“世界儲能看中國、中國儲能看寧德”已成為行業共識。
本次大會的成果發布環節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在開幕式暨主論壇上,《協同共建零碳創新生態(寧德)共識》《中國長時儲能產業藍皮書》等六項重要成果相繼亮相。其中,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正式發布其首份儲能專題研究報告完整版——《光伏與儲能助力能源轉型》。
該報告由國際可再生能源署聯合寧德時代等多家中國企業編撰。“相比於去年的簡版報告,完整版報告實現了重要突破。”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第一書記、副總裁孟祥峰介紹,“報告系統梳理了全球儲能產業在技術與成本雙輪驅動下的發展現狀,並指出‘光伏+儲能’將逐步替代‘煤炭+CCUS(碳捕捉與封存)’成為最經濟的綠色能源。”這一論斷為全球儲能產業發展提供了戰略指引。
從全球來看,儲能行業正迎來快速增長。南非電氣工程學會會長維爾·尼尚·拉姆納爾深有感觸:“整個非洲地區都在關注電池儲能系統,南非已經開始實施一些大規模的電池儲能項目。”
大會組織了寧德市發展歷程參觀、寧德創新理念研學、寧德“海上光伏+儲能”創新示范項目體驗等多場特色活動,全方位呈現寧德市零碳發展創新成果與前景。參觀結束后,維爾·尼尚·拉姆納爾對寧德市新能源企業的生產設施和技術印象深刻,他表示,寧德企業與南非合作蘊藏著巨大機遇,期待能有更多合作機會。
為直觀展示行業發展,大會期間還舉辦了“十四五”新型儲能成果展,通過政策解讀、數據發布與場景應用展示,全面呈現中國儲能產業的發展成就與未來願景。展覽匯聚5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6家央國企、3家世界500強、9家中國500強、23家上市企業、9家外資機構及跨國企業,形成“頭部領航、創新驅動”的展商矩陣,凸顯儲能產業活力與多元生態。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認為:“儲能大會把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技術種類的儲能企業都聚集在寧德,給大家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台,搭建了全球合作的橋梁。”
這一觀點得到了眾多業內人士的認同。大會讓許多業內人士及時了解了行業最新前沿技術,還見到很多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大家交流感情、洽談業務,收獲頗豐。
“十四五”新型儲能成果展參展商利歐集團泵業有限公司客戶總監王小龍告訴記者:“參加這個展會主要是為了了解儲能產業發展情況、產品價格和技術趨勢,了解儲能企業用的哪些液冷產品,幫助我們更好地推陳出新,適應市場。”
為進一步推動合作,展會期間還舉辦了央國企綠色轉型論壇暨供需對接會,推動合作落地,助力企業全面落實綠色低碳戰略,共謀產業發展。據悉,籌備期間,寧德共對接產業項目22個,計劃總投資367億元,涵蓋制造、科研與科技創新等多領域,為新能源產業鏈注入了新動能。
“十五五” 再出發
在“雙碳”目標提出五周年之際,新型儲能產業有哪些新的發展趨勢?
本屆大會特別設置前瞻論壇,邀請專家同台論道,全面梳理過往五年的發展脈絡,預判“十五五”新型儲能技術趨勢、國際發展形勢、要素保障及產業發展趨勢,為儲能行業未來發展提供戰略指引。同時,還分別從“技術安全”“生態價值”“市場應用”三個維度設置分論壇,展現儲能行業“高可靠”“高價值”“全場景”的內在發展要求。
對於儲能產業的前景,與會專家學者均表示看好。他們認為,未來幾年新型儲能發展速度將會大幅提升,儲能產業將成為我國能源領域“十五五”建設期間的重要看點。
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黨委書記柳新岩發布《新型儲能技術發展路線圖(2025—2035年)》。該報告提出初步判斷:2027年,新型儲能產業步入規模化發展初期,全國新型儲能裝機預計超過1.8億千瓦﹔2030年,新型儲能產業全面成熟,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超2.4億千瓦﹔2035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超過3億千瓦。
“‘十四五’期間我國新型儲能資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產業能力大幅增強,新型儲能項目帶動直接投資不斷提高,投資規模超3000億元。”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黨委書記胡明指出,儲能是新型電力系統中“源網荷儲”的重要構成,其規模決定“十五五”新能源發展質量,影響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同時關系著消費側用能質量和經濟性。“十五五”期間新型儲能將與源、網、荷各環節進一步融合,促進大規模新能源開發消納,在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支撐用戶靈活低碳用能等方面發揮比“十四五”更為重要、更為關鍵的作用。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在2025世界儲能大會上致辭時表示,近5年來,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很多儲能政策相繼出台,推動我國儲能產業從小范圍的科研示范走向規模產業化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儲能市場。盡管儲能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但也面臨著安全隱患、價格競爭激烈、產品參數虛標、技術同質化問題顯現、行業無序擴張等一系列挑戰。
要實現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構建創新型產業生態。曾毓群呼吁,行業需守牢安全底線,加快構建實証可信的市場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拓展“零碳”業務場景,共同推動儲能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規模化應用。
李俊峰認為,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全球能源轉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行業未來大有可為。他特別肯定了寧德的產業地位,認為依托寧德時代等龍頭企業,當地在技術創新、生產制造、產業生態構建上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有望持續引領全球儲能產業發展。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為寧德未來發展提出建議:“寧德應立足產業基礎優勢,做強新一代動力電池產業,做大電池回收梯次利用產業,開拓新型儲能電池產業。面向新興產業領域,在AI推動的全面電動化趨勢下,應圍繞裝備電動化、消費智能化、能源綠色化等3條主線,打造以電池為底座、AI為增益、場景為牽引的產業生態,持續把單點優勢放大為產業集群。”
從首屆大會凝聚儲能產業新動能,到第二屆共譜儲能安全新篇章,再到本屆開啟儲能發展新紀元,世界儲能大會已經成為思想碰撞與智慧交融、務實合作與價值共創的重要平台。
繼往開來譜新篇,請纓提旅再出發。依托產業根基與全球視野,寧德將以“星火燎原”之勢,馬不停蹄奔赴零碳新未來。(記者 黃楚妍/文 鄭霄/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