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以“用”為主以“實”為要 推動水利發展從傳統“治水”向數字“智水”轉變

人民網福州9月19日電 (江葦杭)“福建省認真貫徹落實水利部黨組關於數字孿生水利的決策部署,堅持‘數據為王、整合系統,以用為主、重在實效’,系統推進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和數字孿生工程建設,全力推動水利發展從傳統‘治水’向數字‘智水’轉變。”
近日,水利部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數字孿生水利體系建設現場會。會上,福建省水利廳黨組書記陳水樹作典型發言,介紹了福建省支持數字孿生水利工作取得的成效。
以“統”為先,強化頂層設計與組織保障
堅持全域“一盤棋”。統一組織,優化調整福建省水利廳數字化賦能與孿生水利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組成,統籌信息化項目建管。統一規劃,加快編制“十五五”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實施方案,謀劃閩江口數字孿生水網等試點項目。統一管理,出台《福建水利信息化管理辦法》等制度,將信息化項目全面納入“項目管家”統一管理。
打造行業“一平台”。堅持省級搭平台、統一建設、全省通用,市縣建感知、數據匯交、全面共享,構建全省孿生水利與數字賦能平台,實現23個信息系統一站式登錄,后續將進一步推廣全省共享共用。
構建水利“一張網”。夯實全省水利數據底板,全面匯交空間地理和庫堤閘站等數據,形成動態服務圖層455個,構建“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網和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逐步實現“縣鄉村全預警、庫堤閘全監測、水利業務全聯動”。
以“用”為主,推進孿生水網與“千庫聯調”
做大“孿生水網”。根據福建水網“三區兩帶”總體格局,建設省級孿生水網門戶,集成“一閘三線”“溪源水庫”等信息化成果,推進金門供水、七庫聯通等骨干水網工程孿生共建,多維度展示水網關鍵信息﹔推進閩江口水網先行先試,構建跨區域跨流域的枯期補水、突發水污染以及工程事故等應急調度決策分析能力﹔貫通數字孿生水網“最后一公裡”,強化單村供水監管平台應用,實現公示到村、投訴到員、警示排名、三級監管,保障城鄉供水安全和質量。
聯用“千庫聯調”。深化防洪四預、孿生水網、安全監管等功能,推動省、市、縣三級業務聯用,形成“省級統籌下發-市縣反饋響應”協同閉環。針對“四預”關鍵鏈條,將河道斷面、水庫、城鎮等對象的洪水預報、防洪調度以及淹沒分析,封裝為預報、調度以及風險智能體,針對流域、市縣各級不同防御重點,靈活組合配置形成預報調度一體化場景,具有較強拓展性。全省依托風險畫像模塊體系,針對市縣及鄉鎮層級分別設定差異化風險閾值標准,涵蓋水情、水庫下泄、雨情三大類別。基於精准預報數據,開展全省范圍系統性風險排查,並對閾值超標的重點區域實施動態監測與重點關注。
數據顯示,2025年汛前,福建省平均降雨量較常年偏少40%,通過平台統一調度水口、水東等大型水庫及梯級電站,提高下泄流量,緩解了咸潮上溯,保障了閩江流域供水安全。2025年以來,福建省共經歷16次暴雨和3個影響台風,暴雨過程以“短頻快”為主,通過“千庫聯調”系統,全面加強監測預警,全力強化水庫調度,密切關注工程安全,大中型水庫有效發揮攔洪削峰作用。在防御第6號台風“韋帕”期間,平台及時預警並制定活盤水庫調度方案,通過錯峰調度避免與干流洪水疊加,削峰率達72%,有效減輕下游防洪壓力。
以“實”為要,全面賦能水利高質量發展
加快完善“大安全”監管。在“千庫聯調”系統基礎上完善安全監督管理平台,將汛期巡查零報告、水庫調度報備、水庫安全鑒定、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叫應機制落實等工作落實情況納入安全畫像,並加強結果運用。
精心描繪“數字畫像”。持續完善新版“數字畫像”系統指標及評分規則,更加注重平時,做到既有期末考、也有單元考,推動監測指標從“定性、人工、定期”向“定量、自動、實時”轉變。
陳水樹表示,下一步,福建省將高質量編制《福建省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十五五”規劃》,深入實施“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夯基提能行動,持續提升數字孿生水利建設水平,為聚焦福建水網,加快推進“四大”工程建設夯實數字根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